陈德海
摘 要: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學习过程中起到着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习者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情感因素的研究与探讨,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情感因素;小学;英语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情感教育的定义是:情感因素包括个体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对于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的学习大有裨益。研究英语教学学生的情感变化,科学合理地掌控课堂中学生情感的节奏,对于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具有推进意义,下面,笔者总结了一些自身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学习动机
在学习动机中,兴趣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部分,是小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渴望学英语,才能够事半功倍。曾经在上完一节自认为很满意的对家长的开放课后,和一位家长聊天,谁知她毫不客气地说:“你的课有点着急完成任务,赶着让学生挨个说,虽然看起来学生掌握得很好,很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的课没什么意思。”在惊愕的同时,我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断变换教学形式,采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其学习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摄取一些简单、熟悉的英文歌曲如“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Two lions”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畏惧心理,消除紧张心理,产生成功感。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班班通教学平台,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PPT等简单而又实用的课件,使教学内容鲜活起来,还可以采用对话、角色扮演、游戏、观看教学录像等情景教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如学生回答对了,应该及时表扬,评价的语言尽量客观、恰当、多样化,比如,“Wonderful”“Very good”“You are clever!”学生答不上来时,应及时给予关怀,可说:“Never mind”“Dont worry!”“Please try again!”
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成就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时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比如,学生的课堂问题回答对了,作业做得比以前好了,朗读或背书比以前有进步,上课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测试成绩比前次略有提高等,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上课应注意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课堂上提问问题或布置作业,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所提问题应非常简单,甚至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个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产生一种“我能学好英语”的感觉,而多次的成功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萌发了进一步求知的欲望。教师不光教会学生讲,还要把学生当做好朋友,主动问好,创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小学生学习英语会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语言的用途。北师大版教材为我们设计了不少这样的对话情景。
三、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树立学习的信心
所谓心理障碍,就是对外语学习的畏惧、自卑、厌学、自暴自弃等不健康情绪,而这些消极的情绪往往是在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付出代价而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产生的。英语是一门语言,没有放声地说和读是无法学好英语的,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怕讲错、怕人笑话、不敢开口,倘若教师能了解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是小学口语教学的第一道难题。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帮助学生突破这一心理障碍是比较容易的。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消除学生紧张、约束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的热情和耐心、自然的表情、和蔼的态度,都可以让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是打开良好局面的开端,在教学中,师生的关系不仅是教和学的关系,同时还是友好和谐的朋友关系。比如,小学三年级英语第一节课,教师教完“Hello,whats your name?”之后,可以热情地和班级的学生打招呼,碰到腼腆的学生,还可以摸摸他的头,用“Hello,whats your name?”和他打招呼,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并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消除恐惧、害怕的心理,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当然,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忽视那些智力因素,我们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卓有成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