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芳艳
摘 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精辟之谈。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进行观察,学生就对自然、社会、人生有了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就会乐于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关键词:仔细观察;习作能力;学生
在我国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有时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一
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离开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大搞孤立的、繁琐的、机械的词、句训练,使学生陷于文字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其结果,学生表达能力難以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止步不前。
一、真切体验生活,产生独特感受
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也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目睹其物,并进行思考。
例子告诉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记录下来的事物,只要留心观察,深刻认识,是会有独特的感悟的。
当然,在观察时,并不一定便有深刻的感悟。有时只是一些朦胧的感觉和想法。所以,也需要在观察之后,细细地体味,更加深入地思考,将自己的深刻体验反映出来,特别是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需要反复回味的。
二、抓准事物特点,积累观察经验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没有抓准事物特点,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见一个人,没记下他的面貌特征,隔些日子再见,就会记不起来是谁;到过一个地方,没有记下此处与他处的不同之点,下次会找不到这里;没有抓住动植物的特点,就不能使别人了解你见过的动植物是什么样子。所以说,抓准事物的特点,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怎样抓准事物特点呢?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才能不遗漏观察事物的每个部分、每个阶段,同时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记录观察所得。还可以按空间方位顺序,按时间顺序……但仅观察有序是不够的,这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应该做到全、细、深。全指的是每一部分都看到;细,指的是每一部分都认真观察;深,指的是观察深层的地方。例如,观察人物时,要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但这些对学生都不难,难的是做到由表及里地观察人物,突出人物的品质个性。如果仅停留在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观察是不深刻的。还要注意观察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神态、表情、心理变化等。这样才能准确抓住人物特点,突出人物个性。观察自然景物时,要注意它由哪些具体事物组成,各个事物占据的空间位置、方向、大小等静态,还要观察它们的变化等动态。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意突出重点。状物类作文观察时,应注意它们的形态、大小、色彩、摆放位置、功能等,在细致观察之后抓住特点,写的时候,也不要一股脑儿都写上去,而要围绕特点,有选择、有创意地写。
有时,某一事物的特点要全面了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这就要求必须长期地、有耐心地观察。例如,一位学生很喜欢邻居家的一只小鸟,每天放学回家,就到邻居家去,经过长期的观察,这位学生写道:“这只鸟洗起澡来真有趣,它把尾巴放在水里晃来晃去,然后再把头伸进水里,点着水,翅膀不停地拍打着水面,溅起了水花。有时它发现水很少,就赌气似的不洗了,最有趣的是隔壁的老爷爷用水为它冲洗时,它还不停地跳舞,真惹人喜爱。”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某一事物的特征,并不能在短时间就能观察出来,有时也需要在长时间内有耐心地观察。
三、养成观察习惯,提高习作能力
从小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我的作文教学当中,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记下那些能触动自己心弦的人和事,或记下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的生长变化。但要求学生做到:(1)观察要真实,记录的一定是自己实际观察到的现象;(2)观察要具体,要抓准事物的特点;(3)要写出独特的感受,这感觉是自己特有的,不能重复别人。
总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让学生乐于观察,用心观察,积极搜集材料,并且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相信学生的写作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写作能力会不断地提高。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