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2014-08-20 18:06杓进玺
新课程·中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杓进玺

摘 要: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美好人格的塑造、班集体的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指出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五种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策略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班主任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类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适应新形势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需求。

一、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健康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才能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形成良好的品德。班主任在进行道德灌输的时候,如果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学生往往出现发呆、走神、沉默等各种消极情绪。只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于培养良好的品德。

2.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

成功的班主任懂得教育理念必须回归教育的原点,注重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灵魂,一个相对成熟的生命个体去导引另一个稚嫩的生命个体。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塑造美好人性,培养好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人生,同时还要对社会有积极作用,使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双重实现。

3.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造成现今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家庭方面看,独生子女的现象使得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上百般迁就,在学习上百般苛求。前者使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理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从学校方面看,在呼唤素质教育的同时,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抱着考分这个饭碗不放。学生的能力都量化到分数上,分数竞争激烈,学生对自我价值认识不足,自信心缺乏,难以发挥内在潜力,常处于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下。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动用心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的指导。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

二、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他还指出:“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班主任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艺术性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

1.注重自身心理修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揭示了教师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影响,而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常常是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班主任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班主任的心理、表情、言谈举止的风度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高素质的班主任在教育中,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兴味盎然、心情舒畅。班主任教师无声的语言能悄悄打动学生的心,达到效仿疗法的目的。

2.建立学生档案,把握学生动态

从刚接触学生开始,将他们的家庭背景、个人习惯、学习情况等作为心理档案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逐步补充完善,以便以后能更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3.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优化群体心理

班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學生的教育具有隐性,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如果班主任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秩序混乱、行为粗俗、物品狼藉、缺少凝聚力。班主任要懂得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优化群体心理。班主任可以通过营造整洁舒适的空间环境,民主严明的制度环境,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优化群体心理。

4.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和学生增进交流、拉近距离的黄金机会。简单的说教式、训话式的主题班会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主题班会课可以采用破冰游戏、团队游戏、沟通游戏、协作游戏、创新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切身的感受,他们在主体参与的自觉状态中增进彼此的交流,消除心理的障碍,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5.重视偶发事件,及时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在现实生活中会常出现学生本人料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和情境,如亲人突然亡故、车祸、火灾、抢劫、父母离异以及师生之间突发的不愉快的事件等,任何偶发事件的出现将使学生原有的情绪难以克服,惯用的应对方法不再管用,学生心理内在平衡和稳定被打破,甚至出现心理崩溃。这种突发性心理变化一般分为呆滞期、侵袭期、冲突期、消化期、重建期五个阶段,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

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出发,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和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有效地提高工作水平,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作者单位 甘肃省积石山县积石中学)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