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红
摘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不再枯燥,不再单一,并伴随着生活,伴随着游戏,伴随着学生的兴趣、成功,让数学练习课上到位,使学生在数学练习课堂中既能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多维发展,感受到成功。
关键词:精心设计;巧妙组织;快乐练习
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同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观念的建立,以及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练习课,其地位不容忽视。可教师对此往往没新授课那么重视,那样花时间钻研,因此,练习课对大多学生来说觉得枯燥、乏味。如何让数学練习课上到位,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是关键,下面本人就练习课的练习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层次分明,梯度清晰
练习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新授课后的知识水平,面向大多数学生,对教材内在联系及重难点的钻研,确定教学的坡度,设计出教学层次,沟通新旧知识,让知识向技能、智能转化。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练习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二、定准难点,全面兼顾
学生存在两种不同的发展水平,即已有的发展水平和最近的可能性水平,教学就是为了促进最近发展区的实现。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就是说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有坡度,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弹跳力”,使学生不断向新的高度发展。
学生在学习完“乘加”后,我在练习课上设计了这样一组题:(1)3×4+3,4×3+4,5×7+4,3×8+6;(2)3×5+5=( )×( ),3×5+3=( )×( ),4×8+8=( )×( );(3)2+3+4=( )×( ),1+2+4+6=( )×( )+( )。一般学生只要求能掌握第(1)题,而对智力较好的学生则要求能掌握第(2)题,对尖子生则让他们尝试第(3)题。通过这三题的练习,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
三、构思独特,一题多用
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吃透教材,从迁移训练开始,设计“一题多用”习题,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如,在教学“比例”练习题时,设计这样一组的练习题,制成卡片:(1)4:8;(2)6:3;(3)0.5:1.05;(4)1/4:1/2;(5)1:0.5;(6)1:5;(7)10:2;(8)2:6。这组卡片,可三次发挥作用,第一次:检查复习,求比值。第二次:巩固比例概念,可将卡片两两相接,组成三组比例:4:8=1/4:1/2,0.5:1.5=2:6,1:0.5=6:3,不能组成比例的写成:10:2≠1:5。第三次: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上面写成的四个式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验证比例的性质。这样把整节课的练习巧妙地浓缩在这八个比中,有利于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课堂效率。
四、一题多解,纵横沟通
数学练习课,教师应紧紧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矛盾,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关键处要有所突破。因此,在练习课的设计中,要非常讲究内容的精与巧,将有限的时间花在关键处,尽可能节省出时间,用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技巧。
如,在复习时,设计一些练习题,把“零碎”的知识“串”起来。如,“东风水泥厂要生产1000吨水泥,头4天就生产了800吨,照这样的工效,还要几天才能完成这批生产任务?”这是一道多解的题目,先引导学生用直接思考法(直接求问题),可用正比例解法、归一解法、倍比解法、分数应用题解法;再引导学生用间接思考法(先求总天数),也可用正比例解法、归一解法、倍比解法、分数应用题法解,这样练习后,就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横成片、竖成线”。
总之,练习课是新授课教学后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认识,形成技能,熟练技巧,发展提高相应的数学能力;另一方面,给中差学生再学习的补救机会。每个教师都应精心设计与组织练习,力争在短短四十分钟内获得最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黄岩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