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孙雷
[摘要]《一次别离》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完成了伊朗电影史上奥斯卡奖零的突破。本片好评如潮,享誉世界。这是一部看似平淡的微成本电影,导演运用质朴温情的镜头讲述了一个普通伊朗家庭的生活冲突。揭示了伊朗社会不同人性在生活和心灵的重压之下苦苦挣扎变形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法律、真相、谎言、原则、弹性、爱、仇视、现代、传统、婚姻、家庭、亲情、教育、移民、坚守等众多社会现实问题,发人深省。
[关键词]《古兰经》;压不垮;脊梁
《一次别离》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完成了伊朗电影史上奥斯卡奖零的突破。本片好评如潮,享誉世界。影片表面平淡如温白开,既没有特技,也没有悬疑,从始至终零配乐。影片艺术语言朴实,画面自然,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矛盾冲突真实。导演秉承客观的立场,以小人物、小事件、小冲突体悟出人性丰富的内涵。看似无意义的细节之美强化了艺术的震撼性,令人耳目一新。
影片矛盾的起点是受外国教育影响的妻子西敏决定要移民,丈夫纳德因父亲身患老年痴呆症而拒绝与妻子同行,眼看签证就要到期,西敏忿然回了娘家,独自准备出国事宜。
影片高潮部分是纳德无奈找女佣瑞次来照顾父亲。一天女佣擅自离开,把纳德的老父亲捆缚于床上,差点致死,而此时家中又丢了钱,纳德一怒之下把女佣推出门……女佣流产,误会矛盾激化。
影片中不同人性在生活和心灵的重压之下苦苦挣扎,揭示了重压下变形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法律、真相、谎言、原则、弹性、爱、仇视、现代、传统、婚姻、家庭、亲情、教育、移民、坚守等诸多社会现实问题,发人深省。
一、重压下的信仰和爱
整部影片中的人物似乎一直在利益、谎言和宗教信仰间痛苦的游离,两个家庭,两个阶级,在现代与传统的家庭对抗中,在各种现实的重重压力下,伊朗人的信仰和爱却在艰难的现实中,温暖着彼此的心,温暖着这个世界。
纳德与西敏是受到西方教育影响的中产阶级的代表。西敏爱自己的女儿、丈夫,坚持通过移民躲避不堪的社会,希望通过移民让女儿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回娘家准备离婚的西敏,知道丈夫遇到官司的时候,主动接痴呆的老公公回娘家照顾,想方设法帮丈夫解决问题。她坚持移民不惜离婚,但心底却深爱着这个家。
纳德很有孝心,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仅仅是出于责任,更是发自内心的爱。有一次,在给父亲擦洗身子时,他忍不住抱着父亲衰老的身子失声哭泣。每个人都会慢慢衰老,这个细节的场面让每个观者动容。纳德因为不肯丢下痴呆的父亲,所以坚持留下,即使老父亲不认识他、经常走失、尿裤子……他依然坚持留下。他坚忍地承受着现实的一切,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都十分坚定,不被摧垮,即使付出与爱妻离婚的代价他依然坚持。他爱妻子、女儿、父亲。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坚守做人的原则的同时也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在法庭撒谎,他纠结矛盾,在亲人的注视下,被自己的谎言折磨得心神不安,心中满是忏悔,最终他勇敢地向女儿承认错误,争取心灵的自我救赎和解放。在法律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坚定信仰,相信真主,发誓现场要自己女儿在场,是想让自己在神的面前彻底认罪,来洗涤女儿心中的阴影。
纳德与西敏的女儿特梅有父母的聪明和善良,她热爱父母,希望用自己的方法让家庭完整。为了帮父亲免除灾难,她的信仰被现实打碎,在法庭上为父亲辩护,撒谎让她心灵备受煎熬。
佣工来自传统家庭,她生活窘迫,丈夫失业,债主逼债,她急需得到赔偿的钱来帮助丈夫走出困境。赔偿的条件只是要求两家的女儿在场,佣工手按《古兰经》发誓她的流产是因为推搡所致。佣工是虔诚的信教徒,她知道要女儿在场,是要求自己的发誓一定要真实,否则神必不饶恕。当佣工把手放在《古兰经》上时,她不敢发誓,她怕乖巧的女儿遭到报应。她最终选择真相,放弃一大笔能帮助家庭渡过难关的赔偿款是多么可贵和艰难。
二、重压下的怜悯与同情
在纳德与佣工的官司中,纳德一直顶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妻子、女儿、邻居的怀疑,精疲力竭地纠缠于冤枉的官司里,精神和生活一片混乱。但当佣工的丈夫咆哮警局,警察要关他禁闭。佣工哭泣哀求请警察高抬贵手,警察不为所动时,现场的纳德非常同情佣工的处境,他放下自己的委屈,真诚地替佣工求情。
纳德的悲悯同情还体现在决定纳德的官司胜败的一个重要的选择的问题上,纳德对推搡是否导致佣工流产一事心存疑虑,但自己的老父亲被佣工捆绑在床上,几致死亡,却千真万确。起初,为了赢得官司,纳德本想针锋相对,反诉佣工。但在要脱掉父亲的衣服验伤时,他却突然放弃了。这是个细微而温暖的镜头,面对苍老、无助的老父亲,纳德的心一下子柔软起来,他知道,只要他一起诉,佣工那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就会陷于更加苦难的境地。因此放弃了对自己十分有利的反诉。纳德在重压之下还能宽容大度、换位思考、悲悯同情弱者,不自然地流露出人性的温暖和希望。
三、重压下勇于纠正错误
影片中不停出现的法官是伊朗人法律的评判标准,最初人们信赖法官会还原真相,洗刷自己的冤屈,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而影片中法官面目模糊,声音淡漠,软弱无能,官僚古板,无法解决人民的困境。
影片中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正义,充满证据,但是每个人都有内心阴暗的角落不肯去面对。纳德的女儿怀疑父亲事前已经知道了女佣怀孕之事,纳德无语。女佣因家中无力偿还欠债,丈夫正面临着又一次的牢狱之灾,她明知道流产并非是因为纳德的那一推所致,但她却不愿承认。每一个人都在向自己有利的角度辩护,不惜撒谎。无论是相信法律和现代道德的人,还是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都在现实和压力面前说谎,都认为是别人的错。面对女儿,纳德最终勇敢地坦承了自己的谎言。女佣最终选择真相和离开,这些细节,让我们能够隐约体悟到伊朗社会内在强大的自我纠正错误的能力和肯于认错的勇气。
四、重压下的谎言与救赎
在矛盾冲突中,纳德、西敏和瑞茨为了各自的利益都徘徊在说谎的边缘。影片每个主人公内心微妙的转变都刻画得出神入化。三个人都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无奈说谎,他们的内心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煎熬,人性矛盾与纠纷被不断升级,殃及下一代未来的发展变化,当矛盾发展到最尖锐时突然被释放,这种戛然而止的处理手法耐人寻味。
纳德的说谎在于他的确推搡了瑞茨,而且他是知道瑞茨怀孕,这种性质在伊朗的法律上是一种故意谋杀。两个家庭的争论焦点也都纠结在纳德是否知道瑞茨怀孕。虽然纳德是清楚知道瑞茨怀孕,但是推搡的一霎间,也的确是爱父心切,情绪失去控制,这是所有善良孝顺的人可以理解的。纳德因为这个谎言失去了在女儿心中的慈父形象,受到妻子、女儿和邻居等证人的质疑,内心苦闷不堪。
瑞茨也处在说谎的边缘,因为她无法确认流产是不是推搡造成的,因为前一天为了找回溜达到路上的纳德老年痴呆的父亲被汽车撞了,那时肚子里就没了动静,信仰告诉她不能确定责任归属的补偿金拿到手里也会带来不祥。为此她矛盾不安。
西敏的谎言和怀疑都是被动的,纳德怀疑瑞茨偷了钱。而钱其实是被西敏拿去给搬家具的工人了。
女儿特梅痛恨谎言,但还是为了父亲免于刑事责任,配合爸爸在法庭作证。她只有十二岁,面对父母离婚和官司,特梅的选择非常痛苦,就像伊朗的未来需要做出痛苦的抉择。
谎言与救赎,是人性深刻的命题。纳德、西敏和瑞茨三个人的谎言和怀疑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这种交织中反衬出每个人的说谎都是无心的,对他们的怀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
影片与现实极其相似,世界上对伊朗有太多太多无心无奈的谎言和误解性的怀疑,这展现了伊朗的真实社会形态。这里的一些人因为立场不同,所以一开始便选择了谎言,还有一些人因为处境不同,最后也选择屈服于谎言,另外的一些人因为面对信仰最终放弃了谎言。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之分,但每个人都会有自我的立场。这里没有绝对好和绝对不好的选择,但每个人都要做出一个自己的选择。纳德鼓起勇气向女儿承认撒谎而完成了自我的救赎,而当女佣对着古兰经发誓后,她选择了真相和远离,古兰经帮助她艰难地展开自我救赎。
五、重压下的宗教与世俗
纳德与女佣一家的纠纷注定不在一个层面,纳德的道德准则来自现世生活,注重的是较为传统的家庭责任感以及社会生存的守则。而女佣道德观则全部依赖信仰。一个失衡的故事在宗教与世俗的双轨中展开的主线,必然有其平衡之处。纳德的软肋是家庭,包括即将破碎的婚姻,无力、痴呆却始终注视自己的老父亲以及与自己渐行渐远的女儿。所以最后他选择妥协。
而女佣的依靠则是信仰,对抗双方的平衡连同戏剧性也就此构建。戏剧地发现影片中每一次伴随《古兰经》出现的誓言,都是无可奈何的谎言。
最终真相虽然大白,但留给每个当事人的,仍然是无解的人生。在历尽曲折之后,纳德作为伊朗强硬派的代表,他依然坚持真理、原则、公平、公正,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他都不选择妥协,除非你能找到严谨的证据,说服他。纳德既不想抛弃历史,也不愿放弃未来,坚忍地在现实中前行。西敏是妥协派的代表,她喜欢平衡、稳定,面对问题她会选择有利于自己幸福的道路,谁是谁非不重要,重要的是赶快改变糟糕的现状,避免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瘫痪的父亲则象征伊朗积重难返的历史,女儿特梅象征着伊朗尚不明朗的未来。在风雨欲来的现实社会中,伊朗的妥协派要放弃不堪的历史,逃离胡混乱的现状,带着未来,到西方去寻找文明。
世界上不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人类为了追求幸福做的任何努力和抗争都无可厚非。这位来自伊朗的法哈蒂导演在真诚表现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用电影打碎了世人对伊朗的有关于核危机的常态认识和精神文化落后的臆想,他告诉世人,在世界上惟一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宗教信仰对人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努力挖掘伊斯兰教徒的善良与美德。
影片充满着人性关爱,对世界范围内敏感的政治问题和典型的文化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带入故事画面。在强大的西方文明面前,善良的伊朗人绝不是西方所认为的邪恶。影片揭示出一个问题,就是世人都执著地相信自己是对的,经常误会或冤枉他人或事情。诚然伊朗的现实确实混乱,历史确实衰败,人民的物质生活确实有较大的差异,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和问题,但伊朗人民的信仰仍在,国民的精神仍在,每个伊朗人都全力保护着孩子的心灵,伊朗的未来仍有潜力和希望!伊朗何去何从,就像影片结尾处女儿特梅说的那样她已经有了决定,伊朗的未来应该由伊朗人自己决定!
影片告诉世界,《古兰经》是伊朗人的行为准则,也是这个危机四伏的社会最有力的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有信仰的伊朗人民是不可战胜,不论现在遇到什么困难,有多少问题,未来伊朗人在面对重重重压的时候,依然能在《古兰经》的指引下真实、勇敢地面对,在最艰难的选择中,善良而有信仰的伊朗人民,仍然能守住做人的底线,这正是电影向世人展示的伊朗人在《古兰经》下压不垮的脊梁。
[参考文献]
[1] 谢宗玉.《一次别离》:伊朗人的脸面[OL].http://movie.mtime.com/143329/reviews/7313641.html.
[2] 唐灿灿.“私欲”与“道德”的博弈——论《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宗教力量的镜语表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05).
[作者简介] 王晓辉(1970—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孙雷(1968— ),男,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建筑学院常务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