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影《悲惨世界》体现出的主题文化

2014-08-20 05:03李东君
电影文学 2014年13期
关键词:悲惨世界内心世界

[摘要]经典电影《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它讲述的是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人生历程,在这条故事主线中穿插了法国的政治、历史、法律和宗教信仰等。整部电影内容丰富,故事紧凑,画面丰富多彩,让人看完以后意味深长。电影散发独特艺术魅力,让我们从新的视角去探析电影中背景,跟随着故事的情节去研究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世界,解读电影中所要体现出来的主题文化。

[关键词]《悲惨世界》;内心世界;主题文化

一、电影故事情节背景

电影《悲惨世界》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描绘了滑铁卢战役和巴黎起义这两大著名的历史战役,通过主人公悲惨的视角,来描述战争所给社会底层人民带来的灾难。

它讲述的是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人生历程。冉阿让是因为偷一个面包救济外甥而坐牢十九年的囚犯,原本只判五年徒刑,但由于他并不信任法律,屡屡越狱以致罪刑加重。他倔强不惧强权的个性使探长沙威对他深恶痛绝,他过人的气力也使沙威对他印象深刻,两人遂结下一生相互追逐之缘。假释后他受神父启发向上,改名当上市长,为人慈悲,帮助女工芳汀抚养女儿珂赛特,救了珂赛特的情人——革命青年马吕斯,在珂赛特有了好归宿之后,带着赎罪的爱离开了人间。在这条故事主线中穿插了法国的政治、历史、法律和宗教信仰等,电影展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对法国社会和法国底层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电影主人公冉阿让的生活状况,是法国最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呈现,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冉阿让人生的悲惨经历,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生活和心灵所造成的伤害。电影通过生动画面,朴实的言语,主人公的悲惨的命运,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故事情节连贯,艺术气息浓厚。

主人公冉阿让代表那个时期人们生活的艰辛和疾苦,让悲惨人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电影的主题思想是想表达人类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社会的原因,生活的所迫,因此走向幸福的路程却变得那么的艰难。

二、电影内容的主题文化重现

电影的画面艺术、情节的再现,人物的生活和表情,内心世界的展现都通过一幕幕打动人们的内心。

(一)《悲惨世界》中情节的重构

在《悲惨世界》的电影中,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情况已经不是读者的自我感觉,而是通过电影可以真实看到并感觉到主人公冉阿让在生活的困境中的内心真实独白,观众的感觉更真实,内心更受触动。同时,电影为了表达主题思想会选择不同拍摄角度,设置不同的情节,特别是在拍摄主人公冉阿让偷面包充饥被抓入狱时,导演通过不同的角度精准地捕捉到了主人公的各种转变。同时,电影中也增设了更多的情节来凸显人性的光辉,通过这些情节能够很好地向观众展示冉阿让是如何在宗教的感化下明白生命的意义的。

1.电影中生动的情节

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原作品的家喻户晓,在制作中,编导更是良苦用心。很多复杂的内心世界,编导通过主人公的一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活灵活现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如冉阿让因面包被抓入狱所受到的委屈,以及他出狱后的忏悔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很容易在这种环境的渲染下对主人公产生同情感。通过小说来表达主人公内心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比如主人公的眼神和动作读者都不能感受到,但是通过电影观众就可以清晰感受到主人公冉阿让在悲惨的人生经历中,仍然有一颗感恩的心。

2.电影中突出的重点的镜头展现

《悲惨世界》是一部经典的巨作,在短短100分钟的电影里面,展现了历经几十年的革命史。主题思想的突出,让电影更深刻地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刻入人心,电影通过截取其中某一个情节进行加工处理,以小见大,凸显主题。电影《悲惨世界》以主人公冉阿让这条故事主线,进行了大幅度的情节删减,对塑造人物和突出主题无关的情节都进行了删减,主人公在主教家投宿前自报身份的那段话,让观众能够更直接感受到监狱生活对主人公人生的改变,及苦役的牢狱生涯让冉阿让灵魂的堕落,由于这段监狱经历他受到各种的不公平待遇和精神上受到的摧残,同时电影中人物的动作性和画面的冲击性所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给观众带来的心理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出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真实生活,通过道具和场景设置就可以将战争时期的法国真实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悲惨世界》在情节的设置上更加引人入胜。在电影中,主教在冉阿让偷银器时惊醒了,冉阿让并没看到主教慈祥的一面而是将主教打晕后逃走。在商马弟案件中,在群众的帮助和警察队长的徇私下他逃跑了,这样的设计更具有现实性,这样的情节改编是为了后面突出主教饶恕他时的宽宏大量服务的,这样的情节设置更能够强化主教以道德感化世人的力度,使整部电影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紧紧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

(二)《悲惨世界》电影中人物的重塑

电影《悲惨世界》主题明显,所要表达的主题意思明确,整部影片没有过多引入闲杂的人物关系和事件,让观众看完以后心里有一个明晰的感受。电影自始至终都围绕主人公冉阿让的事情进行一步步发展,塑造的冉阿让的人物形象是很丰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他既有人格高尚、非凡的智慧的一面,又有穷困潦倒、偷东西的一面,他更是一个普通人,他会犯错误,会帮助人也会向别人寻求帮助,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电影中向修女求助的情节,他在巴黎街垒战中,救了珂赛特的情人马吕斯的命,在多次跟踪追捕冉阿让的沙威投河自尽后,他有了自己新的晚年生活。在电影中的每个情节的设置都刻画出了冉阿让一个平凡人的人物特征,他贴近平凡人的生活,让观众更能够感受到电影的真实存在感。

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挣扎与奋斗的悲怆的史诗。

电影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展现出了巨大的人格魅力。如此“伟大”的人物塑造,每一个都那么真实,都充满力量,充满情感。

卞福汝主教简直把所有人的心灵都荡涤了。像主人公冉阿让一样,看到了一扇通往天上的窗。善的光辉从窗子里照出来,让人明白原来善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不作恶”,而是“行善”。之前的一切关于“善良”的看法在这位伟大的主教面前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从未在任何地方见识过如此纯粹的善,伟大的善。

冉阿让也是伟大的,然而他在“善”这条路上走火入魔了。他为了自己的道德洁癖而自首,致使一座城市就此没落;当他晚年的时候,他为了自己的道德洁癖而不惜离开珂赛特,并进一步精神自虐……前者还情有可原,毕竟也是为了救人;但是对于后者,我认为这已经不是“善”的范畴了。

沙威是个好人,是个好警察,永远尽忠职守,永远秉公执法。在他身上,善与法的矛盾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善的力量将他彻底淹没的时候,他因世界观崩溃而死……想来现在是再也不可能有如此真正尽责的警察了。

影片中爱潘妮和伽弗洛什的形象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他们洗刷了“德纳第”这个姓的耻辱。天真纯粹的他们比那些僵硬地遵守某些原则的人更可爱,更值得敬佩。

芳汀的故事很短,但是很有力。她的故事才是影片真正的《悲惨世界》,是整部电影的点睛所在。在她身上,让观众看到了生活的无奈。

(三)《悲惨世界》电影中主题更为深刻

电影的主题源于现实,《悲惨世界》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将传统的浪漫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叙事手法,用沉闷的基调,刻画出主人公的悲惨人生经历,同时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刻画和人物折射出法国社会的黑暗面,整部电影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主义色彩。电影将《悲惨世界》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通过人物表演、声音、影像很好地表达出来,导演将主人公所代表的底层生活状态,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灾难和对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表达刻画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展现的主人公的爱情思想更加突出。主人公冉阿让与芳汀的若隐若现的感情是电影中吸引观众的亮点,两人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真挚的情感也在这样一种基调的电影中有了一丝温暖,也更让观众对这两个人充满了怜爱之情。《悲惨世界》电影的主题充分展现出人性的光辉,这也是与小说的主题思想有所出入的。在电影中,主人公冉阿让学习认字只为更好拉近与芳汀的距离,为了爱情,冉阿让可以为自己的爱人付出一切,做一些自己不会的事情,这样的精神让我们所感动。这样的情节设置更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这样的情节设置让电影的主题得到了更高的升华。

三、结 语

电影的主题是展现了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影片中穿插当时法国革命动乱的背景和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的描写,以及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节都有论及,比如俚语、下水道和女修道院等情况。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设计巧妙,跌宕起伏。电影里表现严刑峻法只能使人更加邪恶,应根据人道主义精神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处理,主人公冉阿让说道“最高的法律是良心”,“将来人们会把犯罪看作一种疾病,由一批特殊的医生来医治这种病。医院将取代监狱。”

电影揭示了那个时候的人民是诚实善良的,但是无论如何的挣扎都难以在那样的剥削社会逃离苦海。但是只有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这种思想主要是通过冉阿让、卞福汝主教的形象与沙威、德纳弟的形象从正反两方面表现出来的。当然电影里面还揭示出了以刑罚为基本手段的法律,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它是一种低级的法律。冉阿让受到法律的判决,反而更仇恨社会,卞福汝主教用仁慈的方法,能把他改造成新人。电影整体的主题思想要坚定人道主义,对仁慈、博爱的力量确信不疑,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悲惨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张礼敏.从《悲惨世界》看情节的创造性重构[J].电影文学,2012(19).

[2] 于卫平.情节的重构——简析《悲惨世界》的电影改编[J].安徽文学,2009(10).

[3] 张蓬.创造性叛逆——《悲惨世界》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J].电影文学,2012(08).

[4] 郭学文.《悲惨世界》,从小说到电影[J].电影文学,2012(07).

[5] 何波.试析雨果的《悲惨世界》[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7).

[6] 李萍.论东西方文学名著中的人文构建[J].南昌高专学报,2008(06).

[7] 李丹译.悲惨世界[J].国土经济,2004(01).

[作者简介] 李东君(1981— ),女,河南新乡人,硕士,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悲惨世界内心世界
王志惠:用拼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地点的政治:《无名的裘德》中的地点与人物内心世界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
从《悲惨世界》的人物塑造看雨果的宗教思想
试析音乐剧《悲惨世界》中音乐的戏剧性因素
《悲惨世界》:坚持的意义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曲特点与演唱风格探讨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人物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