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侠
摘 要: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开展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较佳效果。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则学生感到压抑,智慧火花熄灭,缺乏学习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相关做法。
一、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话语霸权”,学生只能成为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结果教师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焕发出了课堂活力。譬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笔者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一学生说:“我喜欢‘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雷罗汉,这写出了小孩天真活泼、充满生机的情景,尤其是‘呵字非常形象、传神、有趣。还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笔者问什么是“呵”时,大多数同学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上笑声一片,活力迸发。又如《两小儿辩日》,几乎都是学生在疏通文义在争辩。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延伸。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听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二、创设悬念,营造活跃的氛围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道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唯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乖巧地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割裂开来,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通过悬念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发展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三、教师走下神坛,用商量的方式营造语文课堂交际氛围
(一)变以往师生问候方式为“闲聊”式
一堂课的开端就像人们见面一样,是通过相互问候建立交际情感的过程。传统的上课问候形式是师:“上课!”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班长:“坐下!”这种公式化的问候形式显得机械、呆板,长此以往只会使师生用苍白的、毫无生气的语气应付了事。如果在上课开始时结合学生实际和即将要上课的内容与学生适当地即兴地“闲聊”几句,有利于安抚学生的情绪,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进入课堂。
(二)教师充满殷切期待的提问方式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或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生硬、粗暴的回答(如:“不,你错了,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教师就显得缺乏亲和力,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表现出一味的从众与退缩的状态,他们多半会以模式化或机械化的方式服从与迎合教师的“指令”或“命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无法提高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更不用说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出对学生的殷切期待。例如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有什么看法?”声调和表情都要像日常问话,而不应是审问。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你的答案很有启发性。”)或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例如:“你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可不可以从这个方面去理解?”教师这样的插话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减轻被问学生的紧张感。教师提问的技巧在于保证学生能够回答(尽情讲出自己心中所想)并乐于回答。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时,教师的应答应根据班级情况、灵活多样,并起到交际表率作用。
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能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要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迸射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