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花
(延边大学师范分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厌学”是现在每所学校都存在的普遍现象, 和一般高中相比,五年制师范生厌学现象更为严重。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中有10%左右的学生有重度,中度厌学情绪,表现为旷课,上课人到心不到,从不做作业,考试刚开始就想交白卷;有一半有轻度厌学症,表现为无钻研精神,作业空白或抄作业,从未想到要问老师,学习得过且过,无学习动力。总之,学生就是对学习感到厌倦。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厌学心理,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五年制师范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基础知识薄弱以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困难大。加上学校使用的教材相对初中的更难一些, 是高中学生应试教学所用的,他们上课听讲都有困难。因此,这部分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对学习没有自信心,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兴趣等特点,由于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学而不会,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产生厌学。
一是教学模式创新性不突出。虽然各五年制师范学校已经在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但从教学方法上看,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水平本来就不够高的学生而言,显然,这种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思想及教学水平存在问题。从五年制学生入校成绩来看,其入学分数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据统计,2012 年延边大学师范分院学生平均入学成绩为367 分(最高分499 分,最低262 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237 分。这么大的分数落差,给教师授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出现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吃不抱,而学习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个别教师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课,使得授课量多、讲课进度快、教学难度深,超出了多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使一些基础较差、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更显得不知所措,容易畏难而退,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
个别学生并不是自愿进五年制师范学校的。迫于家长的要求和中考分数的无奈才随便选择了师范学校。还有一些家长在子女进入师范学校之前,能够督促他们的学习,在子女进入师范学校后,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很少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缺乏必要的重视和督促。另外,大部分五年制师范生都是留守子女,缺乏家长的关爱。学生生活在单亲无亲家庭,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鼓励,造成性格扭曲、不满现实逆反社会的心理。这些学生大部分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五年制师范生大部分是中考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有怀疑,通常会表现出学习自信心不足。对此,我们不应过多责备他们,更不要讽刺他们、挖苦他们,而应该抓住微小进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在自信中建立自尊。对那些学困生,更应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树立信心。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因为积极的自我表现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维灵活性地发展,提高其学业成绩,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改善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甚至对其今后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有问题,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才能和好的品格,每当这种亮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找到支柱,点燃他们前进的希望之火。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产生学习和生活的“成功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制师范生的“厌学”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难以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他们对自己来这里学什么,怎么学都不清楚。学习态度消极,没有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更多的智慧,要让学生从厌学的情绪中走出来,要围绕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目的这一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性信念,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和远大的奋斗目标。
加强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应该渗透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另一方面,班主任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我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能否当好一名教师”等专题讨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水平,激励他们为自身的成长而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总之,五年制师范生更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胜任将来的教师工作,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师范生活始终,要时时刻刻教育他们应把握时机好好学习。
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往往带着很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学生是不是愿意学习这门课在很大程度上和任课教师有关。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建立起尊重、信任、宽容、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热情关怀,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的自主性,而这正是学生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内在动力。
我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径,跟学生进行交流,争做学生的知心人。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感情是真挚的,只要你细心观察,采用适当的方法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跟学生同体验,共感悟,最终一定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五年制师范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五年制师范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分层教学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教学内容安排上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学得进,必要时补习一定的初中文化知识。在课堂上要更加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幻灯片、投影仪、录像片、实物、课件等手段来使教授的内容形象起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讲课内容尽可能简单易学,语言要通俗简练。总之,让学生感觉到上课是有趣的,教师讲的课是可以听懂的,内容也是容易掌握的,逐渐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总之,五年制师范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解决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探究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正确的方法并综合应用,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1]张美兰.五年制师范生厌学心理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9(2).
[2]许文权.五年制师范学校“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J].延边师范,2012(3).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