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扬正能量,要切合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剑指要害处,要把握小学语文的重难点,突出工具性。把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小学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解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工具性一直是主流表述,从1950 年8 月的《标准》草案到2012最新修订版的《标准》没有一个课程标准不提工具性的。1986 年的课程标准曾指出过,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而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小语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最新的课标,不再强调小语的思想性,这并不是排除或排斥思想性,而是要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基本特点,课标在螺旋式前行中逐渐有了正确的定位。质疑诚可贵,定论价更高,解读课标,让我们明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必上纲,但必须渗透,不要把每一课的思想性拔得很高,更不能以思想教育代替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自然地渗透思想教育。
比如,在《花瓣飘香》教学中,有的教师大谈孝心的可贵,还举出从古到今的孝女故事,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笔者在上这一课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人物与小女孩子对话,在作者与小女孩子的对话中体悟到手里捧的是花瓣,更是一颗孝心,一片真情;在妈妈与小女孩的对话中体悟到表达孝心,但不能摘别人的花瓣,辩证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的作用,大量的对话,再现了课文的情境,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
中国的教育需要的是突围,从小学到高中,教一轮或走一圈,你会发现,教师提的问题,学生几乎没有不会的,教师提的问题是教参和教辅早就定位好的重难点,学生准备好的答案,不是自己的,是教辅上现存的,老师能提出来问题,学生就能找到答案,你问问题,我读答案。有的学生不好意思,还把答案放抽屉里,不害羞的,拿出答案直接照着读。教师很少对此提出异议,反正是把书上的思想装在我的脑子里,把我的思想装在学生的脑子里,学生再把挪来的思想,反映到考卷上,就是这样一个大挪移的过程,主动也好,被动也罢,谁高分谁就算高能,分数成了能力的代名词。教师也是只管眼前,我教的这个班,这学期这一学年成绩是不是高出平行班,高出了,绩效多点,受到的表彰或表扬多点,自己的动力大点,家长和学生的信心足点。可以想见,这样的教学是积草成堆,越堆越大,越堆越高,最后比的是谁堆的大,谁就了不起。真正的教学,要让学生像小草一样顽强地自由生长,要超越的首先是自己,作为教师要先学会儿独立思考,教辅可以作为思考后的佐证,切不可当做事先的框定,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成长,作为学生只有放弃对教辅的依赖,才能超越自己,提高能力。
了解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长,是为了发展,我们就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运用上,就会把教材作例子,注重习得的过程,淡化结果的死背,就会远离高分低能的误区。
沉下来,多读书,入其境,悟其情,可细嚼慢咽,也可不求甚解,全凭自己需求和爱好,沉潜终要浮出,读得进,出得来,内化语言,唯我所用,这才算得上真读书,读真书。读得多,还要写得多,写得出,小学习作教学常以日记作辅助,然而,一旦以日记面目出现时,学生写得如何,可以给教师看,也可以不给教师看,因为,这是个人的隐私。日记可长可短,教师也不好做评价。形式定内容,有时我们教师自己会把自己弄糊涂。笔者在教学中,主张写随笔。随笔可以和文本结合,可以和活动结合,可以和生活桥接,对学生每稿的起承转合加以提升,初写可以给些引路的方法,真正操作过程中,更多地要写出自己心里的独特感受。这样的随笔练习,较之习作训练更有效,现在的习作及作文的训练,更多的时候是在拼故事,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校都会找些所谓的满分作文,从中选出一些经典故事,然后拼接到他们的作文中,最终作文考核变成了故事比拼,学生都被套在一个笼子里,就不可能再有所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动起来,教师不仅要靠经验,更要靠境界,不把教学事业当成一种境界,就不会成为出色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