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桂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教育学生识美、爱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善于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深含的美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一个由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构成的多层次的结构。翻开语文课本,催人奋发的社会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启迪才智的科学美,匠心独运的艺术美,都是对学生进行识美、爱美,从而创造美的“大美教育”的极佳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的品味、审美的情趣。”如何以美的视角去激发、引导学生获得健美的心理、尚美的情操、创造美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地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课堂是激发学生了解语文、亲近文学的首要阵地,教师高尚的人品、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精湛的教学艺术则是最具魅力的美育资源之一。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挖掘出语文课自身吸引学生的内涵,才能去论其辐射、拓展作用。
因此,教师除了不断加强良好师德修养,以完美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外,还要有自然潇洒的举止、整洁合体的衣着、稳重大方的姿态、精神饱满的情绪,给学生以踏实可信的印象和赏心悦目的美感。教师要善于运用适宜的体态语言、精心预设的教学语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与文本、与生活、与师生进行交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鉴赏美、传递美、创造美。
语文教材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多元美育因素。课文的题材美,包括喜剧题材、悲剧题材;课文的形式美,包括诗歌、散文、寓言、童话、故事、小说等不同文学式样的不同美质;课文的文质美,选入教材的课文寓多种审美价值于语言的典范性、科学性、哲理性和情感性之中;课文的内容美,包括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课文的结构美,不管是总分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因果关系,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都是作者精心构思而成的上品佳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教材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悠悠古韵,体会先人们流淌在血脉里的绵绵情怀,感受泱泱中华的博大精深,凸显出语文特有的大美育人魅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大自然留下的时代痕迹中,领略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光辉的自然美;从课文中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庄严和伟大、正义和崇高、平等和自由、友爱与情意、劳动和斗争,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各种物质成果、丰功伟绩,从而弘扬社会美;学习课文中运用形象的语言,通过描写、叙述、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讴歌美,领悟到表现的艺术美;通过文中人物情感的变化,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风貌,唤醒学生的情感及对美的想象和憧憬,领会文章的情感美;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领略文章独有的结构美,扩大和深化学生对美的感受;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感情朗读片段、佳句,感知作者的神韵之笔,从反复的咀嚼、朗读中悟出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学习作者精妙绝伦的表达技巧,实现学以致用,把写作方法迁移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是一篇文质皆美的文章,教学中,我们可以放手让孩子们默读描写桂林山、水的段落,勾画出写得最美的句子,再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细细品味着作者笔下桂林的山水,认识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等特点。水是无瑕的翡翠,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这样的想象贴切而生动。学生在自主赏析中体会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绝妙。但作者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指什么样的山?“这样的水”是什么样的水?通过析词赏句,孩子们又体会到了作者用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让桂林山水“美”了起来。同时,孩子们在研读中还发现,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构篇方式谋篇的。作者用俗语“桂林山水甲天下”开头,又用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形成了十分讲究的首尾呼应。中间两段,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两段的句群关系基本一致,都是用反衬的手法开头,接下来用排比句写出水和山各自的特点。而且课文第二三两个自然段是不能调换顺序的,是因为作者“荡舟漓江”,自然应该由近及远,先写水,再写山。在这样的理解之后,他们还发现最后一段最值得咀嚼。因为前面写的漓江水和桂林山虽然特色鲜明,但那水比起九寨的水也算不上什么,那山比起“五岳”也没什么稀奇,人们早就总结过“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山”。正是由于最后一段写到“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才使得桂林山水相依,山水相映,才有“甲天下”的美誉。学生就是这样在分析、比较、欣赏语言的过程中,懂得了怎样去品评、鉴赏美,审美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课文涵盖着充盈的人文养分,只要施教者善于引导、点拨,我们的语文课将会成为美育的光源,散射出令人眩目的光芒。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优化组合起来,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通过声光电的交互功能,形象化、动态化的呈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容量,营造审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体验,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使他们由“近”到“真”,由“真”到“亲”,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从而引起共鸣,获得健美的心理、尚美的情操、创造美的能力。如学习诗歌、散文可以配以相应的音画背景,引导学生在特设的情境氛围中诵读欣赏、拓展想象的空间;教学科普小品文可以通过相关的科技音像资料与文章内容相互补充,启发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展示科学的无穷魅力;课外文学名著的阅读,可选配有关影视片断让学生观看、评论,既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又在同感共受中加深了情感的交流。
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增强创造美的体验。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理斯言:“语文学习之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他启示我们生活既是生活的舞台,又是语文学习生动的教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进自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触景生情,触景移情,从而悟出生活的道理、人间的沧桑。
指导学生合理想象,把握创造美的特征。想象是自由自在的,但是想象不管怎样的天马行空,神奇玄妙,总是要受到创造美的对象的制约。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总不能把哈姆雷特想象成同车作战的唐吉诃德。作为语文老师要尽可能关注学生,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个性气质等,正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才能通过想象进入美的境界。
引导学生强化记忆,丰富想象。想象依托于记忆,记忆幻化为想象。形象记忆越生动、越具体、越细腻,情感记忆越真切,创造美的想象也就越活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无论是观看影视作品,还是参观游历,或是经历生活本身,都要试着记忆想象每一个细节,在写作时反复再现情景、情节、情感的形象,运用阅读的方法反复体验当时的境况,然后选择确切的文字语言表述出来。
授以学生技能技巧,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学生审美创造过程中,学生头脑中积累的一些材料还属于认识的东西,还必须运用技能和技巧进行实际创造,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著名文学大师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创造是模仿的目的,模仿是深化美感的途径。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原作的体裁、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仿写。
比如学习《海上日出》,可以写一写《日落》、《叶落》;读过《鸟的天堂》,可以写一写家乡的风景名胜。使学生能顺利地从仿写到半仿写,从半创造过渡到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激起学生对美的热爱,逐步形成对“美”的全面深入的理解,从而把自己塑造成“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人。教学与美同行,我们的语文教育园地就一定开出美丽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