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建霞
当前,文言文教学受技术手段的制约,还不同程度地存有文言色彩不浓、文言语气不足、文言诵读不够等缺憾,亟待我们去改良或改变。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文言文教学要破解上述问题,就需要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技术装备,“古今”结合,“形神”融合,点亮学习。笔者现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学生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在对“言”的理解上存有疑惑,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文言文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文言的特定语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的“一对一”式机械翻译让学生无所适从所致。
如果我们依然延续“古文-现代文”直通车式的对照翻译模式,林林总总的语“言”群很容易导致“眉目胡子一把抓”,学生对文本语言理解不清晰,整体感知显乏力。
而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文言文语言点的自主学习则更生动、更有效。电子白板的“特写显示”和“局部拍照”等功能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体验语言信息,比较语言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对“言”语的认知度和辨别力,印象更持久,理解更深刻。
譬如在《两小儿辩日》这篇浅显通俗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品析“辩”这个重点字词,就借助白板做了如下活动设计:
利用电子白板重点显示功能,突出“辩”字,引导学生用电子词典查找“辨”和“辩”两个字的区别,借助电子白板的局部照相功能把它们的主要义项照下来,让小组推荐代表,借助白板“放大”功能显示,说说本组成员的主要发现和品析。
不难看出,有了电子白板的介入和辅助,文言实词“辩”的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遥远的记忆”,而是历历在目、形象直观的现场体验和感知。利用白板查找义项,并在同一张幻灯片上显示、放大,这种聚焦语言点的方式,更直观、更便捷,有利于学生及时提取有效信息,形成语言储备。
同时,借助电子白板圈划、拖拽、橡皮擦等功能,我们还可以在文言文初读环节,让学生给自己易读错的字注音,互助纠错,及时正音,从而有效聚焦语言点,提高对语言的直观比较和理解,真正让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学习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有知趣,有旨趣,更有情趣和乐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必要路径和环节,唯有反复诵读,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形成自己的文言语感,从而顺畅地去感悟文本大意,领略作者情感。
不过,反复诵读并不意味着去一股脑地泛泛诵读,也不是脱离情景、远离辅助地盲目“裸读”。毕竟,文言文诵读的要义就是要读出文言语气,单纯地让学生去自读自悟,“少慢差费”不说,光是情感的唤醒就很难捕捉和跟进。
相比较而言,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文言文诵读,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触动学生内心,唤起情感共鸣。充分利用白板的“资源预设”功能,把鲜活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同步展示,辅助以生动的诵读文字,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心”临其境,融“情”于“境”,从而在生动的诵读中生发情趣,产生情感共鸣。
以下是《桃花源记》的活动设计片段:
调用白板资源库中的《春满桃花源》作为背景音乐,欣赏“落英缤纷”“芳草鲜美”“阡陌交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组图(动态展示后,再特写到幻灯片,组合显示),试着点击相关图景,诵读文章,即时录放。小组讨论,品评诵读质量。
在这里,白板支撑的互动诵读活动,不仅让诵读变成了一种欣赏,形成了一种印象,也让学生从索然无趣的“被诵读”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是用心聆听“桃花源”、感触“桃花源”、对话“桃花源”,文本复活,情感和体验被激活,共振共鸣,水到渠成。
文言文阅读作为语文阅读的一部分,也需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需要多角度、有创意地去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文研”质量。
电子白板植入文言文教学,其方便快捷的资源调用、互动反馈等功能,可以有效辅助开发学习“变量”,即时问题即时转化,从而引领学生生成思维发散点,畅所欲言,用智慧碰撞智慧,用质疑提升质量,牵一“点”而动全部,举一反三,举三反一。
借助电子白板的“即存即用”功能,笔者对文言文《狼》进行了如下“微”设计:
请利用智能笔圈注描写屠夫动作的句子,依据这些动作讨论屠夫战胜两狼的原因,把相关语句“保存”到白板文件夹。请思考:你从屠夫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根据保存的相关语句回答)
这样一来,因为有了白板的形象展示、互动反馈,学生们在思考讨论时就变得有理有据、有章有法了,避免了“无据可查”的重复回答和盲目搜索,在过程记录中紧紧锁定了“屠夫胜狼”这一思维发散点,比照更明确,合作更给力,思维更积极。
毋庸置疑,交互式白板在辅助开发文言文文本语言点、情感唤醒点、思维发散点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实用功效。不过,我们在课堂实践中还要注意统筹设计,科学运用,不可一味依赖白板“互助”而忽略了“本色”阅读,顾此失彼,“按下葫芦起了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