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巧绒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如何在课堂上展现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并辅助、优化物理教学,则是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笔者一直致力于学习、挖掘与整合现代教学技术,并对诸多物理实验教学开展了有益的尝试。
物理实验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实验中的观察有一定的角度和范围,要让学生在教室中观察,就必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观察角度,才能发挥实验演示的功效。例如,在单摆的振动图像教学中,演示实验通过漏斗摆动,漏出的沙子流在匀速拉动的木板上形成曲线来反映单摆的振动图像。一直以来,教师在进行演示时,往往由于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学生只能看到摆动的漏斗而看不到沙子形成的曲线。演示完后,由于不能把木板竖起来,教师就手托木板在教室中走动,让学生观察,费时费力,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将实验操作与图像有机结合。
当多媒体教室装备了实物投影仪后,笔者改进了这一实验。利用投影仪把真实的实验过程投放到屏幕上,全体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边做实验边讲解,学生则看着流出的沙子怎样一步步形成曲线,这样就完成了从具体的物理过程到物理图像的思维跨越,学生深刻理解了振动图像的物理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这一措施使对实验现象的剖析与实验同步,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视听和谐统一,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新型的课程资源,能使一些难以在课堂上实现的教学内容得以生动地展现,也适合学生特有的认知方式。例如对于《原子物理》中粒子的散射、核外电子的跃迁,以及天体间的环绕运动等内容,学生无法在教室直接观察,也无法用实验进行演示,传统教学只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对这些物理过程进行模拟。这样,自然界中和实验室里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大至宇宙空间星球运动,小至原子内部粒子运动的表现,都可随时随地、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一种突破,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感知领域,提高了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内容大多是动态的,有些现象往往不易观察。例如,认识水波的特性,需要学生观察干涉图样。常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分批围在讲桌前,学生各自观察,感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没有观察到需要观察的现象。当投影仪进入教室后,笔者借助于投影仪,将水波的干涉条纹清晰地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大家同时观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教师再进行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效果获得极大的提升。
再如,对于“干涉图样中出现的一条条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一需要学生特别关注的要点,由于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要求太高,课堂上就非常有必要在屏幕上将一条条线描绘出来,帮助学生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但由于多媒体投影幕布只能用于展示,不能即时标注,总令人感到有所欠缺。笔者运用电子白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子白板可以对动画、视频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笔者利用“瞬间暂停”功能,把动态的画面在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观察讨论,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交流;对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再运用“局部放大”和“聚光灯”功能,放大观察对象,集中观察范围。对“干涉图样中出现的一条条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一要点,笔者利用了电子白板的“即时书写”功能,带领学生将各个加强点找出来并直接在画面上描点、连线。之后,再寻找各个减弱点、描点、连线……简单的描点、连线,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具体化,克服了教学的难点,提升了观察的有效性和视频的播放效果。
物理问题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抽象,再加以分析。因此,物理教学就要呈现很多的图景和板画。为克服板画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学生目光在屏幕和黑板间移动的缺点,使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笔者利用了电子白板。例如,在《受力分析》教学中,为提高直观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笔者分别截取了需要进行受力分析的几个对应视频画面,先进行示范分析。由于电子板书与手写板书有机结合,在示范讲解、板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在白板上对问题进行启发分析,一边写一边讲解,同时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一做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关注程度,同时也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师生在共同思考、演算的交互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的身体语言也得以充分发挥。之后,利用白板的“即时书写”功能,让学生们用多媒体笔直接在白板上对视频截取画面动手“写写画画”。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交互、参与的教学理念。
借助于“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笔者又开始了新的整合,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磁场问题,由于场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以前教学中是通过小磁针来研究磁场的,而当前配备的传感器能直接对磁场进行测量,场的强弱也能通过表格和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非常直观、灵敏、精确。再如力传感器,能清晰显示各个瞬间力的大小及力的变化,解决了以前力学教学中的很多问题。笔者期望通过努力挖掘,熟练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使用,将其整合进课堂教学中,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能。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是一场触及基础课程结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的全面而深刻的重大变革。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专业化程度和创造性程度大大提高,人们在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还要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重在“悟万物之理”,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方便地观察到真实的物理现象、生活实际。教师则借助于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更好地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上升为物理规律,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的科学发展,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只有领会精髓、更新观念、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才能变“要我改”的被动角色为积极参与的“我要改”的主动角色,自觉地去吸取、研究、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给学生创造一个立体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在各方面综合发展。
当前,教育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学校硬件不断升级。而过硬的“软件”需要教师来实现。我们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挖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1] 陈清梅,胡扬洋,邢红军.物理高端备课:构建U-S合作的桥梁: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3(12):55-60.
[2] 邢红军,陈清梅,胡扬洋.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知识中国化的实践范本[J].现代大学教育,2013(10):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