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德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学生成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教师通过对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探究,提出了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系列方法,希望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运用能力得到全面地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合理化
如何让学生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学习生活中克服各种负面的情绪,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既需要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也需要教师施以积极的引导。下面,笔者将针对课堂教学实践及学生实际情况,对数学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满足学生成才的需求。
一、课堂教学实践及学生实际情况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更多的是充当配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所吸收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对于部分不勤于思考的学生更是如此。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提不起来,可能导致恶性循环,越学越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学习成绩也随之受到影响。此外,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氛围好的班级,各科的学习成绩在年级中的排名往往是靠前的,可见集体与个人是相互影响的,教师既要注重学生个人的进步以推进集体的进步,也不能忽视集体对个人的反作用,在鼓励个体进步的同时,要搞活集体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动的,不善于思考,更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只是一味地做练习,或者仅为了完成作业而做题。完成作业后,便不再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不能真正理解到所学知识的内涵和要领所在。而有些学生也经常将不理解的问题积压,遇到问题就放弃,理所当然地放弃,不去向他人请教,让问题越积越多。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学生必须完成外来力量对他们安排的特定的学习任务,而不是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在这种压力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受到了束缚,在难题面前也更容易半途而废,而不会进一步去思考。
二、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合理化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适当变通,适时地在数学知识中融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化抽象为具体,在具体中诠释知识点的内涵,最好是能够通过一些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具体的模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较快地吸收和接受。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鼓励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将数学变成一种乐趣,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激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中,会形成一股无形的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力量。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其他的“龙舟”都在不断向前划,不断进步时,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划动手中前进的桨,奋发学习。同时,应该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善于分享,在遇到难题时,敢于向老师或同学虚心请教,在别人遇到难题时也要耐心进行讲解,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积极的同学带动被动的同学,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或不同意见。
(2)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个人性格的培养。学生应当明确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仅依赖教师的安排。特别是对于自制力不足的学生,可鼓励其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严格执行所指定的计划,做到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今天的问题今天解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在学习中,要勤动脑、勤动手,不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其克服心理上的缺陷,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迎难而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其形成数学思维模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计划对教师同样重要,计划可针对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制订,也分阶段进行制订。计划要结合学生整体的实际情况,要兼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制订出最适合学生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4)合理利用现代科技,课后作业安排合理。科技的进步,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学生在课后遇到棘手的难题,可借助网络等途径帮助自己进行学习。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寻找和学习最适合学生、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现代科技的引入,可以让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
在布置课后练习作业时应注意宜精不宜多,可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同时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在练习中得到提升。在布置的作业中,可根据易混淆或者有联系的知识点将题目进行适当的更改,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要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安排,去理解、记忆和总结。
(5)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经验分享。建立互助小组,对数学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可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让水平较高的小组帮助水平较低的小组;或者将水平不同学生交叉进行分组,让小组内水平较高的学生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也可设置赛制,以进步率为评判标准,让学生互相激励、互相监督。
针对很多学生只知埋头做练习,而不知如何去总结归纳做题经验、解题思路的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学会总结,并在课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既在总结中将总结这种学习方法内化,也在交流中将学习经验进行分享,取长补短。
结语:教育是成就学生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中,需要学生与教师的相互配合,学生应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而作为教师更是扮演着引航人的角色,需要在一旁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既要兼顾到学生整体的水平,也要认识到个体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鼓励、促进措施,从而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杨俊林.论有效数学教学的正当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0).
[2]解永显.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1(53).
(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