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
所谓“以学定教”,是指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以学定教”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真正体现了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基本上都接受了“以学定教”的理念,但如何实践“以学定教”?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2014年,本刊编辑部将开展“以学定教话教学”征文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要求
1. 参评文章需紧扣“以学定教话教学”这一主题,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体现作者自身的思考,做到叙述生动、分析深入、逻辑清晰。
2. 征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可以是论文、叙事、随笔等,字数控制在3500字以内。
3. 征文请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信箱hbjyzwhd@163.com,并留下详细的通信地址、联系方式。
4. 活动截止时间是2014年12月31日。
二、评选与表彰
1. 征文截止后,本刊将组织专家集中评审,拟评出一至三等奖各若干名,并颁发获奖证书。为表彰积极组织参加征文活动的各级教研部门及学校,特设组织奖若干名。
2. 特别优秀的参评文章,本刊将开辟专栏予以发表,其他优秀文章也可另行结集出版。
3. 征文评审费每篇80元,评审费请通过邮局寄至: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24楼《湖北教育》编辑部林云志收。
《湖北教育》编辑部
2013年12月31日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余文森提出“有效教学”三条标准界定:效果、效率及效用。“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所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有效率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时的。”显然,余老师所提出的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是针对学习者而言。而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看待有效教学,这三条标准的内涵分别可以概括为:效果——教学活动是否实现预设目标;效率——实现目标是否效率高;效用——课堂教学能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一、效果——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教学的第一要素
如果课堂中学生自始至终“被教学”,其主体地位不能实现,这样的教学同样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一)唤起学生“抬头”的欲望
为何学生参与度不高?笔者曾尝试整理出自己存在的诸多问题:声调过平;发问以“是非问”和“群体问”为主,学生不易回应;有时就个别问题分析过多,一讲到底等。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一一摸索解决方法,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忱。如:设计师生互动,演、唱、模仿适时使用;从教学内容中找到与当下流行事物、热点时事的结合点;控制讲授的篇幅和频率,避免过度表达个人观点。
以第三点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即使对某一观点的分析阐发笔者自认为角度独特,表达也流畅自如,可近半数的学生已默默把头低下时,便命令自己即刻停止——显然,学生正用集体的沉默暗示笔者低估了他们对该问题的认知,或者讲述的内容不是他们所需要的。此时,立刻转入新的环节才是有效用的教学。只是喋喋不休地说给自己听时,“教与学”只实现了一半,必定是无效的。
(二)激发学生表达的意愿
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意愿,畅所欲言,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内在要求。
笔者在研读《长恨歌》时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篇以杨贵妃为主角的叙事长诗,对这位绝世美女外貌的正面描写竟只有一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比起《红楼梦》中宝玉初见黛玉时,“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长恨歌》中这么浅淡的一笔,完全没有五官和身形姿态的描写,只有两个极简单的动作的叠加,却特别动人心魄。
笔者联系单元学习目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本意推求作者的原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欣赏诗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心中那个“他”或“她”最美时的样子。随后笔者说出预想的结论,无论他们心中的那个“他”的性别、外貌、身型如何千差万别,一定有两个共同特征:“他”正在笑;“他”正在注视着某个地方,而且极有可能是在注视着“我”。
结论一出,学生对此表示极大认同。
笔者顺势向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两句究竟妙在何处?学生立即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不久便给出了诸多答案:此句中的贵妃具有动态美;此句的外貌描写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此句较一般的女子容貌的描写更生活化,更真实。
随后笔者结合自身的体会及学生的回答作出总结:这一句中的贵妃不是在顾影自怜,而是“美”给“我们”看的。这两个动作的观赏对象是所有人,站在读者的立场,谁读到这一句,就做给谁看。比起《红楼梦》里对黛玉单纯的外貌描绘,这一句显得更灵动,像是一个美丽且有灵魂、有感情的女子正在和“我们”交流时的样子,而不是和“我们”毫无关联的一个女子。好诗就是这样,举类迩而见义远。走进去,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就会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带给人极大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
课堂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自身应对提出的问题或探讨的话题有足够的好奇以及表达的意愿。“教学相长”,课堂内的对话理应如此,在彼此的语言碰撞中唤起对方的表达热忱,在师生的双边互动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效率——“倒满一杯水”比“储备一桶水”更有效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育界的这句老话,道理质朴深刻。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渐渐发现,若想真正实现最有效率的教学,这句话似乎应当加一个注脚,“比起把自己的桶蓄满,更要紧的是把学生的杯子蓄满”。
笔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接近尾声时,从自己阅读鲁迅作品的经验出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在鲁迅的眼中,刘和珍君及其他革命者的“无端喋血”是否真的有价值?这涉及鲁迅对于社会进步是否要以人的牺牲为代价这一问题的思考。对此笔者事先查找了不少资料,梳理出自己的观点,并希望能和学生一起探讨,在碰撞中产生深刻新颖的生成资源。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课堂上多半是脱离文本及时代背景的奇谈怪论,且振振有辞,如“鲁迅对该问题的看法没有讨论的价值”,又如“鲁迅可能本来就对这一问题未思考清楚,不需要迷信他”。对这诸多说法的纠正探讨,最终占去了课堂大量的时间,不仅没有产生有益的生成资源,连预定的教学目标也未能完成,这样的结果令笔者始料未及。事后,笔者反省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失误时意识到,这正如孙绍振老师批评年轻教师的课堂时所提到的一个普遍问题:“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只是滥用对话,在感知的平面上滑行。”笔者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只是一味强调自己要多储备些水源,却忽略了现阶段学生的杯子里,在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上,显然只是半满,他们此时最迫切的需要是由教师带领其细读文本,借文中的相关论述引导其知人论世,从而迅速填满剩下的半杯。即使教师的这半杯也非常有限,但比起好高骛远,企图在这杯还未满时就妄想学生发现新的水源,最终却一无所获要有意义得多。
储备固然重要,但学生究竟接受了多少可能更为关键。当教师只有一杯水时,若能倾尽所能,绝不遗漏,在最短时间内为学生充实地蓄满一杯,就是最有效率的教学。虽有一桶,却碍于传递方式的疏漏,在规定学时内学生连一杯也不能悉数接收,这样的教学,仍旧是无效的。
三、效用——有效传达价值观需要“锦衣夜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的至高目标,育人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此,同时,它影响着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是实现有效用的教学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实现价值观目标,且不觉虚高或矫揉,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个困惑。
靠说教生硬地进行价值观的传递,言不由衷地讲述些人生道理,会让学生抵触,但价值观的传达也不应羞于被教师放在台面上或者被简省甚至忽略。要实现有效用的教学,实现课堂价值观目标,教师需要的可能只是积极地借助语言、活动、演示等创设合适的情境,要相信学生并非真的反感说教,他们只是需要在更真诚自然的情境中得到情感的回响和价值观的熏陶。
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笔者尝试布置了一则练笔作业,让学生们模仿恩格斯,以旁人的角度为自己写一篇悼词,想象数十年后临终的一刻,希望得到后人什么样的评价,留给世界怎样的精神财富。因为担心学生感到做作、不愿动笔,笔者将自己预先写好的悼词态度诚恳地读给学生听。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下,学生不仅乐于聆听,而且都认真挥笔写下了对自己的人生期待,可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项羽东归时说:“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锦衣着身,潜夜伏行,虽不张扬,但与之交错的人却心照不宣,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正是如此。即使不是显性灌输,也要让学生清楚地感知。创设合适的情境,带着诚意去表达,相信学生终究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