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良
英山县实验中学以“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着力点,构建了“导、学、研、思”的“三学一反思”高效课堂模式。
一、模式的基本内涵
导,即导学。“导学”要让学生达到“四明确”——明确目标要求、明确内容范围、明确重点难点、明确过程方法。首先,教师向学生指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学会哪些基本方法、形成哪些基本技能。其次,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范围,同时简要说明学习步骤。再次,教师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细化为学习提纲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学。
学,即自学。自学要体现“四特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明了学情的及时性、教师指导的异步性。此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或同学等方式,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形成感性知识。学生的学习以先自主后合作为主要形式,教师随机对个体或群体或全体进行适当的指导,以保证人人有所学、个个有所得。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之间或全班进行交流,初步达成教学目标。
研,即研学。研学要突出“四特点”——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学习过程的关键点、学习方法的技巧点、知识运用的注意点。教师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做简明扼要的讲解,进一步阐明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明确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此环节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用精辟的口头语言、形象的体态语言、贴切的实物语言落实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思,即反思。反思要注重“四落实”——落实课堂检测、落实目标评价、落实知识要点、落实知识拓展。此环节,教师用设计好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并适时评讲,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结和反思。
二、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激活机制,全员参与
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五大机制,保证科研工作有序开展,提高“三学一反思”课题研究的水平和成效。
目标机制。对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设计,明确提出把学校建成一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级教科研先进学校,并制订相应的科研工作目标。
组织机制。形成校委会——科研处——课题组——教师的组织管理机制,采取领导决策、部门牵头、年级布点、班级落实、科研处调控检测的运作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层负责,各司其职。另一方面,注重构建教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三学一反思”实验研究纳入实绩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学校按发表论文所得稿酬的同等标准奖励教师;评选先进课题组长、先进课题承担人,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保障机制。主要是为课题研究提供现代化教学设备。
管理机制。制订和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和成果管理等制度。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从模式构建、课题立项到实验操作、中期检查、阶段考核、结题验收,学校全程参与管理。
评价机制。学校把评价标准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教科研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文化引领,专业成长
教师作为科研的个体,是“三学一反思”高效课堂模式建设的支撑点,学校以校本研究为抓手,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构建健康的活动文化
学校探索了多种教研活动形式,有序组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每期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学科组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备、讲、听、评”各环节环环相扣,逐一落实,不走过场。
每期一次优质教案、论文、教学反思、个案分析等评选活动。
由教务处、科研处牵头,教研组、备课组积极配合,每年举行一次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要求全程录像、集中评课、集中评奖。
每两年举行一次“教学能手”“明星班主任”评选活动。学校对符合申报资格的一线教师,从教师资质、教学艺术、教学效果、合作意识、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与考核,每次评出教学能手二至三名、明星班主任一至二名。
2.营造和谐的交流文化
学校以“集体备课活动”为主阵地,引导教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自己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集体备课的具体做法是“三确定”(确定集体备课时间、确定中心发言人、确定备课内容)、“四研究”(学情分析、教材处理、教法运用、能力培养)、“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处理、测试内容、教学反馈)。
学校十分注重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让教师在学习中进行交流。一是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专家讲座;二是挖掘学校“名师讲堂”的培训功能;三是开辟外出参观与学习的渠道,让教师有计划、有目标地外出学习;四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实中教科研》《实中教育简报》《模式实验研究简报》等交流与学习平台的培训功能;五是出台细致具体的教师自学管理制度,要求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等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学科素养和人格魅力。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自学笔记,并及时通报学习结果。
3.注重科学的制度文化
建立目标导向机制。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宏观的管理目标:努力将教研组、备课组打造成教学有质量、教师有特长、教学有特色、教研有成果的课改实验基地。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学校形成了“一个结合、两个挂钩”的激励模式:个人竞争与集体合作相结合;过程管理与职务津帖挂钩,绩效管理与教师评优工作挂钩。
(三)夯实过程,示范引领
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课题组长)为第二责任人的课题研究制度。建立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制度,如《英山县实验中学教育科研奖惩条例》《英山县实验中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办法》《英山县实验中学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等,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课题研究与管理体系。
建立为课题研究服务的平等对话、合作切磋、经验交流平台。学校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开展工作:一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时召开课题组成员碰头会,让教师带着问题与成果相互切磋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共同提高。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开辟《实中教科研》《实中教育简报》课题研究专栏,为教师提供研究和互动空间。
以名师讲堂为阵地,由教学能手讲“三学一反思”示范课、研讨课,引导教师先做到形似,逐步达到神似。
利用教师大会、备课组小会不定期开展“三学一反思”理论学习和培训,科研处还通过《“三学一反思”课堂模式实验研究简报》向教师提供理论支持。
根据“三学一反思”课堂教学的需要,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教师率先开展“导学案”的编写工作,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得,实现“三学一反思”提出的“堂堂清、课课结”教学目标。
规范课题管理,促进学科课题研究。要求各教研组本着“选题准、过程实、管理严”的研究思路,结合“三学一反思”模式研究的需要,确立适合本组的研究课题。各教研组承担的课题分别是:语文组《作文教学的大课堂与小课堂》,数学组《学科基础教学与创新教育的研究》《学困生心理成因及其转化对策的研究》,理化组《化学测量评价的研究》《STS教学法研究》《探究式教学法研究》,英语组《任务型教学法研究》,政史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机理与途径》等。
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艰辛相伴。虽然科研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沿着正确的路坚持走下去,实验中学一定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