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叶
摘 要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作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致力于培养一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浙江大学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例,提出应高度重视、组织宣传、严格评审、加强教育、狠抓管理,进一步深化落实公派研究生项目,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进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 一流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eep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ublic School Graduate Program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LU Ye
(Graduate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7)
Abstract "State building high-Graduate Students Project" as China's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trategy, building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is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a major initiative group "toward modernization, the world and the future," the top creative talent, a graduate educatio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In this paper, the national public school graduate projec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for example, proposed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organize publicity, rigorous evaluation,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further deep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c school graduate programs,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thus create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Key words graduat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National Public School Graduate Programs; first-class university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扩大开放的重要形式,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必由之路。①因此,教育部、财政部设立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下简称公派研究生项目)。至2013年,签约高校已基本覆盖“211”工程院校和“985”院校。2007年实施以来,公派研究生项目已成为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尤其是与世界一流大学联系的重要纽带,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1 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式办学,这就要求要不断加大加深学术间的相互交流及科研合作的国际化程度。公派研究生项目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称得上是中国公派留学史上最具计划性最具规模的一次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②其广度和深度都是其它学术交流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该项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选拔几千名一流学生,师从一流导师,到国外一流院校进行深造。其目标是要使国家重点支持的科研团队及学科专业尽快达到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③通过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当的桥梁作用,该项目已成为高校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促使大学办学更加开放,国际合作更为密切,人才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不论是从选派规模的壮大程度还是从已显现的突出成效来看,该项目都已成为我国高校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也是其必然的内在要求。
2 浙江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成效
浙江大学把公派研究生项目作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2007年项目开始实行以来至2013年的七年间,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共录取浙江大学学生998人。其中联合培养博士生626人,约占录取总人数62.7%,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72人。以2013年为例,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共收到8238份申请材料,录取6174人,总录取率为74.9%。其中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4382人,录取3587人,录取率为81.9%;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856人,录取2587人,录取率为67.1%。2013年浙江大学共推荐研究生181人,录取153人,总录取率为84.5%。其中联合培养博士生推荐114人,录取106人,录取率高达92.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推荐67人,录取47人,录取率为70.1%,仍高于基金委平均录取率。从学科分布来看,主要学科为工科,七年间共选派432名工科生赴国外深造,占录取总人数的43.3%;其次为农学,共218人,占21.8%;接下来依次为人文社科、医学、理科。从派赴国家来看,留学国度地区广泛,美国居首位。2007-2013年,浙江大学公派研究生分布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20多个国家,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全球近30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七年间派往美国人数一共为504人,所占比例为50.5%,2013年比例更高达56.86%。endprint
公派研究生项目执行至今的七年时间里,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派研究生在海外求学期间,不仅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文章,涌现出了一批学术新秀。据相关数据统计,2007-2008年浙江大学派出的290人中,至2010年9月共发表被国际或国内权威数据库收录论文1629篇。其中被SCI收录717篇,被SSCI收录7篇,被EI收录594篇,被CSCD收录311篇。发文量达到5篇以上的有56位,达到10篇以上的有13位。714篇SCI论文中,41.6%论文发文期刊的影响力属于本学科前25%之列。一部分公派留学学生通过在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跟随一流导师学习和研究,具备了国际学术视野及较强的比较和自主研究能力,学成回国后留校或到其它高校工作,为成为学术领军人、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以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依托,来访浙江大学寻求国际合作与交流,例如阿尔伯塔大学、阿德莱德大学、麦考瑞大学等等。公派研究生项目作为联系的纽带,促进了国内外导师、学科以及学校之间更为广泛与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3 浙江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执行方式
“公派研究生项目”自2007年启动至今以来,派出近千人,足迹遍布五大洲的各大高校。为了更好地落实开展项目,浙江大学在多年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执行办法。
(1)学校高度重视,展开工作会议。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了专门的“公派出国办公室”,挂靠培养处,负责该项目管理办法和政策的制定以及候选人的推荐、评审和上报的组织工作。同时,要求校内各院系领导、负责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形成了由研究生院负责日常事务、各院系协同配合的组织保障体系。每年在项目启动之前,研究生院召开各院系项目负责人,分管院长和书记等领导参加的“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会议”,将上一年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汇报,并对下一年的项目工作安排作动员与部署,贯彻和传达项目的选拔精神与最新要求。
(2)积极组织宣传,畅通信息渠道。继工作会议之后,浙江大学每年在项目申报评选前召开“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宣讲会”,邀请研究生院相关负责领导、外事处等相关负责人为学生做专场宣传报告,讲解有关政策、要求,申请流程并解答学生疑问。与此同时,研究生院在院网上建立了公派研究生项目专栏网站,及时发布留学基金委相关政策专项、学校相关文件通知及合作院校的招生信息。各院(系、所)教授、辅导员也及时指导帮助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同学积极与国外导师取得联系,获取邀请信或入学通知书。学校进一步开发了公派留学校内报名系统,模拟基金委网上报名系统、使得学生能预先熟悉报名系统与操作流程;同时也作为各院系初审报名材料时的重要依据。
(3)坚持选派原则,严格评审程序。公派项目严格遵循 “个人申请、导师和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选拔。院系所成立公派出国研究生工作小组,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初审,将推荐名单上报研究生院“公派出国办公室”,再结合专家评审意见,经集体讨论确定正式候选人。研究生院将召开全体最终推荐人选会议,专门就基金委网上填报及书面材料准备事宜进行辅导,提高网上报名的效率和成功率。
(4)加强行前教育,落实派出指导。浙江大学每年专门召开“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出国行前培训会”,讲解相关政策、手续、注意事项的同时,还邀请该项目学成回国的研究生代表作留学报告,交流留学的个人经验心得,汇报留学成果。行前培训会为即将前往国外的学生在办理手续、行前准备、涉外礼仪以及在外生活学习可能遇到的其他问题上提供了广泛的咨询与建议,使得他们能够更快适应海外学习、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5)重视合作协议,拓展派出渠道。浙江大学在公派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平台与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通过外事处的努力,浙江大学分别组织了向美国布朗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卡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康乃尔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高校推荐学生。为这些有志于赴海外深造的浙大学子提供了良好的申请渠道与平台。
(6)狠抓过程管理,监控培养质量。公派研究生在外留学期间,学校要求各学院研究生科定期与他们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身心状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每学期末须提交经国外导师签字认可的学习报告至国内学校及国内导师。公派出国办公室也通过电子邮件与公派出国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公派出国的学生回国后需提交详细的留学总结和回国报告书,向国内单位汇报其在外的学习情况和科研成果。
4 结语
公派研究生项目,作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强而有力的助推器,实施至今,已获得了各相关高校领导、教师和研究生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它有助于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学术起点,锻炼胆识,增强其科研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有助于学校培养学术大师,创造更多合作机会,营造宽松良好的国际学术氛围,最终培养一大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国际性、创造性人才,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充分的人才支持和技术准备。作为一项着眼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战略举措,如何更好地深化落实公派研究生项目,发挥项目的纽带作用,提高研究生留学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
注释
① 孙璐.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② 黄虹,刘松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优化落实措施探析——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3.
③ 李玉兰,张云怀.实施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实践与思考——以重庆大学“高水平”项目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2):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