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文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第一条明确提出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的重要部分。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对物理爱学、乐学、会学,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兴趣培养:①创设新颖的导入情景,引发兴趣。②利用实验的和探究式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③采用引导和肯定的评价方式,稳定学生的兴趣。④融洽的气氛,和谐的感情巩固学生学习兴趣。⑤体验成功,维护兴趣。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如有的小学生喜欢航模,所以,一有空闲时间就拿起航模摆弄,从中获得乐趣。人们历来很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普通心理学)
《全日制义务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起点和基础阶段,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为此,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论述如下:
一、创设新颖导入情景让学生感觉“有趣”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认真设计教案,设计好新课的导入,比如序言这一节,通过演示贴近生活且学生有一定了解的物理现象如“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铺设良好的通道。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问: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等。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稳定学生对物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实验的和探究式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实际操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可极大地增强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如“光的折射”这一节,新课引入时,我从课本后面的一个学生实验入手,在碗里放一枚硬币,先让学生的视线从碗口上方向下移动,直到刚好看不见硬币,此时慢慢向碗中加水,结果又能重新看到硬币了。在学生兴奋之时,问:“之前为什么看不见硬币?”学生回答:“因为光是沿直线的。”再问:“加水后却看到了,光还是沿直线传播吗?”答:“不是,传播方向发生了弯折。”由此自然导入到“光的折射”。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操作好的同学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感情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处于这种状态中,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最易有光彩,见解最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怎会不活跃起来?
四、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也来自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当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时,他就会自信心增强,请学生回答问题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骄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避免让学生产生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的误解。只有这样才能照顾到全班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积极性得到保护,兴趣得到激发和维护。
五、科学指导,提高学习成绩是维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不但要追求看似轰轰烈场面,更要注重学习的实际效果,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物理,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是必需掌握的知识点,如何理解知识点,到如何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初中学生而言,激发和维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新课标对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老师的新颖有趣的导入引发兴趣,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课堂提问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提问,达到肯定学生维护兴趣,科学引导正确学习,提高成绩稳定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2]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