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发展特点及指导策略

2014-07-18 18:29余欣榕杜艺雯
新课程·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发展特点中班幼儿指导策略

余欣榕+杜艺雯

摘 要:为了提高教师及家长对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指导水平,充分发挥积木游戏在中班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就中班幼儿积木游戏做了研究。

关键词:积木游戏;中班幼儿;发展特点;指导策略

一、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积木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中的一种,指儿童用积木拼搭成建构物的一种游戏,也叫结构游戏或建筑游戏。摆弄和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对儿童眼手的协调能力、视觉感知能力以及大小肌肉的发展均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Pickett和Sreoud的研究表明,幼儿搭建积木的过程,正是他们在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已有经验,为幼儿运用象征性手法提供了经验与机会;另外,积木游戏也为幼儿的口头交流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为后续的读写活动积累经验;再者,幼儿从简单的共同操作积木逐步发展到共同设计和实施积木作品的过程中蕴含着学习社会生活规则和社会性交往技能的巨大可能性,为幼儿学习分享、协商、谦让、轮流等社会性交往技能提供契机。

(二)中班4~5岁幼儿发展积木游戏的迫切需求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搭积木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智慧”“逻辑数学智慧”“空间智慧”“人际智慧”“机体动觉智慧”。在4~5岁阶段,当获得搭积木的一定能力之后,装饰的各种样式就出现了,在建筑物上有了对称。建筑物虽然没有名字,但已经变得较精致了。

二、积木游戏对中班幼儿的发展作用

(一)建构物内容、形式、色彩增加

中班幼儿正值4~5岁的年龄,想象力丰富,常常会把看到的物体融入自己的想象,积木玩直观多变,易于操作,能够提升此阶段幼儿的想象力。例如,当得到一个类似“金箍棒”的玩具时,他会拿着上下挥舞并说“我是孙悟空。”其次,对于颜色的需求有所增加。在游戏“色彩积木”中,成人发出指令,“拿一块红色的三角形积木”,“给我一个绿色的长方形积木”等,幼儿根据指令在一堆积木中找出该积木。通过这一过程,有效地训练了幼儿对色彩与形状的辨识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

4~5岁的幼儿有时讲话会断断续续,因为他们还不能记清事物现象和行为动作之间的联系。在积木游戏过程中,他们会根据情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如,对妈妈说:“这是我和兔宝宝的家。”

(三)动作质量提高,精细动作增加

4~5岁儿童精力充沛,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动作质量有所提高,可以完成一些精细动作,花较长的时间在积木游戏上,不会感觉到疲惫。基本动作更为灵活,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拼插积木完成精细动作。

(四)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增强

4~5岁儿童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在时间概念上,能分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在空间概念上,能区别前后、中间、最先、最后等位置;在数量上,能自如地数1-10。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表面、简单的因果关系,如,能够明白小树应该种在小房子的前面;小孩子应该靠马路的右侧走等。所以,搭积木是表征他们的认识与情感的一种手段。此阶段的幼儿由于认识能力、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反过来也会在游戏过程中帮助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得以提高。

三、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教师指导策略

1.对游戏时长把握得当

中班幼儿的建构意识明显加强,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动作进一步发展,积木游戏能为幼儿带来较大的成就感。这样一来,幼儿在考虑建筑物内部的关系,在不断的比较和模仿中无疑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中班幼儿一般在20分钟内完成其初步确定的搭建目的,但随着时间进一步的延长,由于其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仍然有限,中班幼儿无法再从单一的搭建行为中获得游戏的乐趣,他们需要再重新思考自己要搭什么,怎么搭的问题,所以随着时间增加到30分钟,中班幼儿的游戏行为便大幅有所提高。

2.尊重和满足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对积木游戏的探索兴趣是无穷尽的,当他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学会“等待”,要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只有当幼儿的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有效的。过早的介入幼儿的活动,就有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

3.建构区与其他活动区相配合

建构区与其他活动区相配合,教师应注意积木游戏的发展与幼儿语言、审美、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进行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求发展,有计划地进行结构活动。例如,中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开始教师可以设“过家家”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游戏,当幼儿理解各角色的关系,开始交往时,教师便可和幼儿一起搭建关于医院、商店、住宅区之类的积木玩具,让幼儿能够结合积木的具体形象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进行游戏,这样两种游戏形式的结合,更加能够帮助幼儿对积木游戏的把握。

4.注意同伴交往关系的培养

在小组搭积木中,幼儿有的负责设计,有的提供积木材料,有的在旁实地观察和学习,同伴间的交往和友谊加强,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使胆怯的儿童有机会与方式不同的同伴交往,使有侵略方向的儿童学习发泄精力,尊重同伴合作。因此,积木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家长指导策略

1.尽量让孩子自己搭

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探索与创造精神,此时,家长不应急于向孩子灌输现成的知识,使孩子懒于探索,窒息了孩子的主动性。家长应积极做到对孩子的构建行为“不闻不问”,让孩子自己搭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将房间的一个角落单独划出,铺上垫子,将积木放置在其中,让孩子自由地玩耍。

2.不要提供颜色过于花哨的积木

在积木游戏中过多的颜色会有碍儿童形成建构整体感,而建构整体感的缺失会阻碍幼儿建构行为的发展。所以,家长在为幼儿选择适合其发展的积木的同时,应注意对积木颜色的把握,不为幼儿提供过于花哨的积木玩具。

3.加入辅助性材料

积木游戏多是建构性游戏,加入其他材料后,儿童的游戏方式将出现社会性倾向,由单独搭建变成多人搭建的合作方式。由于辅助材料的牵引,会引发儿童的其他经验,儿童的搭建主题得到了延伸,由简单的拆、搭动作逐渐向有目的的搭建行为靠拢,搭建物型呈现多样,也出现了更多的社会性交往行为。所以,在积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应积极地加入辅助性材料,培养幼儿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4.依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指导

对游戏主题的确定,家长不仅要从幼儿的发展现状与经验出发,还要适时确定丰富多彩的建构主题让幼儿自由想象、创作,以此提高幼儿的认知与建构水平。比如,家长可以先帮助宝宝回忆动物园的动物,再回忆动物的居所,然后让宝宝动手搭建“房子”,家长可以在旁启发:如“熊猫的身体胖乎乎的,我们要搭个大大的房子”。

5.多花时间进行观察,给孩子支持与鼓励

在幼儿自主游戏或者合作游戏时,家长应对其行为、语言、精细动作、表情等注意观察,必要时拿纸、笔及时记录。在幼儿感觉茫然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幼儿完成搭建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家长应及时称赞他们搭得好,因为父母对积木游戏的态度及鼓励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幼儿,认真的观察儿童搭积木,请他人来观摩幼儿的构建物等都能激发儿童搭积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就。

综上所述,中班幼儿进行积木游戏时,教师、家长应从:对游戏时长的把握;发挥游戏中的指导地位;注意同伴关系的培养;给予支持与鼓励等方面对幼儿予以指导。

参考文献:

[1]赵兴民.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49-51.

[2]张莹,华爱华.游戏时长对幼儿积木游戏行为与作品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9(02):41.

[3]黄仁颂.积木游戏的系列研究[Z].黄仁颂文选,2007:162.

[4]陈健.积木到底该怎么搭[J].父母必读,2007(02):10.

[5]王树巧.积木游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09):46.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誗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发展特点中班幼儿指导策略
台湾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论当前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灵动指尖的艺术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