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其林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也应面向全体学生。但是,长期以来,一部分教师(班主任)或只面向班级中优秀的学生,或只面向班级中等的学生,或只面向班级中后进的学生,却没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全方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及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往往是两头多一点,而中间又少一点。怎样根据不同学生自身的特点,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以引导、培养,促使其成长、成才?我想:在班主任工作中,在面向全体学生时,给予优秀生更多的“关心”,给予中等生更多的“信心”,给予后进生更多的“爱心”,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一、给优秀生“关心”
绝大多数班主任往往这样认为,班级里的优秀生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活动能力强,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好,可以对他们少一点关心,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转化后进学生身上。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优秀生也是学生,他们也经常需要班主任老师的关心、鼓励乃至表扬,才能在原来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例如,我班有一学生叫顾XX,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待人有礼貌,是班里的“三好学生”,思想积极上进,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是学校班级公认的优秀生。有一次在小组活动中,我无意间发现她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和组织能力。根据这一情况,我就有意识地让她担任中队长,在队活动中让她唱主角,挑重担。从节目的选择,到节目的程序,再到过程的连接等,我都放手,而是由她着手去做。中队活动时还特意让她在全班同学面前露一手——讲一个故事。动听的话语、逼真的神态、幽默的动作,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后来,她参加学校“故事大王”比赛获得二等奖,荣获学校“故事大王”的称号。我想就是这样的一次次机会,一定会给她今后的学习生活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给中等生“信心”
班级中的中等生,为数不少,这些学生有一定的知识面,能力也不错,但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生来就比优秀生矮一截的思想,往往在学习及活动中处于中间游离状态,实际上就是他们的自信心不足。因此,作为班主任,不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以“信心”,使他们的学习、思想更上一个台阶,显得尤为重要。班级中有个学生叫钱XX,为人比较正直,上课能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良好,但和优秀生相比,就是缺少一种积极主动、奋发向上的精神。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怕难为情,造成了他不懂不问,不会也不主动学这样一种中间游离状态。我通过在班级里开展的结对子活动,有意识地安排一名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有进取向上精神和良好同学基础的优秀生和他结成了对子,通过这名优秀生来引导他、帮助他、影响他。同时,我还有意识地安排他担任数学组长和红领巾小队长,给他压担子,逼他上架,用这样的方式让他来做好自己的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工作取得成绩时,及时地鼓励表扬他,和他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而当工作开展有困难时,适时地给他信心,和他一起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钱XX同学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许多,更可贵的是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平时胆小怕事,现在敢管敢说;平时优柔寡断,现在坚决果断,方方面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中等生一跃成为班级中的优秀生。
三、给后进生“爱心”
关键是要班主任从“爱”字入手,献上一颗慈爱的心,真心实意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后进生,这是教育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班里有一名后进生叫盛XX,智力不错,但由于平时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字迹潦草,所以成绩也差,尤其是爱惹是生非,欺侮小同学,经常做些恶作剧,还曾去村里拿过别人的财物,多次反复的教育也没有比较好的效果,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底怎样去教育感化他呢?我也一直在寻找机会。终于,机会来了。本学期的一天中午,我吃好饭照例来到教室里走一圈,等我走到他身边时,发现他锁紧双眉,趴在桌子上,看上去没有一点儿神气,一只手还捂着肚子。于是我便上去关切地询问:“你怎么啦?是什么事使你这样?”他轻轻地回答说:“老师,我肚子痛,已经去过好几次厕所了。”听了他的话,我便知了个大概,可能是吃得不卫生,腹泻了。我马上领他找到校医那里看病,校医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又是给他打针,又是给他配药,还嘱咐他按时吃药。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事后他对同学说:“没想到老师他们还这样关心我。”思想上有了触动,行动上就有变化了,慢慢地他能听得进老师的话了,作业也开始做得认真了,也很少去惹是生非,尤其是校外表现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只要我们每个班主任都做有心人,
时时刻刻给我们的学生以关心、信心和爱心,素质教育也就会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也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