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4-07-17 06:39姜巧珍
教师·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程理念课堂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姜巧珍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符合新课程

教学理念,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课堂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小组合作发挥其独到的功能,进而能构建高效的课堂,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确立良好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关键词:课程理念;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高效的课堂,培养学生群体协作精神,提高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堂上,教师倡导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适合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构建,增强合作意识,能够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采取灵活多样的小组合作方式,

构建高效的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师主动指导下,学生有序地开展小组活动,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与小组伙伴一起分享、交流、合作并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途径。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构建高效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合作学

习。创设问题能够让学生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兴趣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动脑,激发创新意识。例如,在《分数化小数》教学中,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教师让学生判断7/8、9/15、13/40、7/12、6/24这些数中哪几个能化成有限小数,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地发现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原先的判断不相符。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因为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灵感和激情,很容易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构建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立足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开展合作学习。一节课的重点是课堂的精华部分,也是实现课堂的学习目标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通过讨论,动手实践,发现其规律,共同获取知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给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①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然后为每个小组提供了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和剪刀等工具,学生开始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一学生提出:“只要把左边的这块移到右边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的面积是可以计算的。”另一小组学生也提出:“我们还不会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我们会算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只要把平行四边形左边的这一块剪下拼到右边,不就变成了我们会算的长方形了吗?”经过老师指导,学生最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不仅加强了对知识难点和重点的理解和掌握,更使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3)利用数学游戏培养合作与竞争。在课堂上,适当地开展以游戏方式的小组合作,既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调节气氛,融洽同学关系,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在学习《一定能摸到红球吗?》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好箱子和带色的小球,组员之间互相提出问题,以游戏的方式完成教学。通过游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从而保持一种“我要学”的主观愿望。

(4)拓展小组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开展实践活动。数学与人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教师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教学实践活动,解决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教师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五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在这样的学习探索中,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合作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实践证明,有益的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巩固所学的知识。

(5)因势利导,利用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实现学习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活动: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②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上面发现的规律?③是不是任何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些例子来验证。④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思考、自主发现,在这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样的设计,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讨,规律让学生去揭示,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整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这种利用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又能在和谐气氛中愉快地学习,增强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

3.建立课堂评价机制,肯定和激励学生表现

布鲁姆认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数学课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小学生数学课堂的评价,我们应关注学习者几个问题:

①关注学习结果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②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和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③关注团体合作、交流情况和创新精神。适时表扬可以用“很好,你真棒!你们很聪明!”等赞美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实施评价机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引入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通过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建立合作学习机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新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课程理念课堂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学而明 学而悟 学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