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淮扬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的现实途径

2014-07-17 22:05张伟
教育界·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融合

张伟

【摘 要】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地方高校承担着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历史使命,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和自醒意识,切实提高与地方文化部门的互动和交融,积极开展地方文化科学研究。文章以此为重点,讨论了淮扬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合的途径与方法,旨在为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淮扬文化 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 融合

淮扬文化即以淮安、扬州、镇江等苏北地区民众为载体而形成的文化,它包括地方饮食、刺绣、戏曲、节日、语言、民俗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淮、扬两地在历史上据南北水陆之要冲,所以淮扬文化既是江苏文化体系乃至南方文化的重要构成,又与吴文化、金陵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和天然的联系,这也是人们在研究南方文化时不敢轻易将淮扬文化遗漏的主要原因。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树立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意识,积极就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进行探索和研究,对于高校和区域文化来说,都意义深远。

一、淮扬文化与地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一)淮扬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淮扬文化有着“集南郡之华丽,采北国之气质,优雅秀润,古韵风流”的美誉,随着时间的推进,淮扬文化的形式、范围、内涵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其精神特征如务实、执着、创新等却始终如一。淮扬文化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都有着自律、调和、地域性等约定俗称的规律,当然,这种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传统延续、文化创新等都可能给其带来一定的影响。整体来说,兼容并蓄、开放性强是淮扬文化的重要特征。自从经济中心南移,淮扬文化就在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几千年来,文人雅士们的诗词唱和给淮扬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笔墨意味,樵哥渔夫的渔唱问答给淮扬文化增添了更多的山水气韵,淮扬文化的风流气质就在无数人的推动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创造性的转变。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本土文化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来说,地方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浸润剂、凝练剂,而高校则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传承力量,两者也因此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就高校来说,在高校文化特色与文化品牌形成的过程中,高校应以地方文化为导向,积极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的融合,承担起更多的文化责任。目前,淮扬地区的许多高职院校都通过学科建设、文化调查等形式加大来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加强了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力争将地方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文化养料。

(二)淮扬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融合现状

淮扬文化博大精深、气韵独特,对东南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淮扬部分地方高校有关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大体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主动、机制创新、项目推动”的发展思路,但是,地方文化与高校文化在文化路径融合上进展缓慢,两者融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就目前来说,淮扬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文化融合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地方和高校文化主体双方对两种文化的融合认识不足,缺乏相互了解、认识、学习、融合的积极性,“走出去”的热情不足。其次,受管理体制、管理理念、技术条件影响,文化资源共享程度低,文化浪费严重,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难以实现有效流通和共享,文化受益群体有限。再次,文化融合运行机制匮乏。机制缺陷导致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融合平台的缺失,加上相关部门在工作上的不足,导致文化融合路径越来越狭窄、单调。

二、构建淮扬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融合路径的策略

(一)结合淮扬文化特色,建设好校园物质文化

淮扬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其崇文、尚德的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历史底蕴,对其文化精神进行深层挖掘,并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要求,更是时代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以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淮扬文化特色,给学生更多的求知、求美的启迪和引导,将淮扬地方文化元素如历史、方言、评弹、戏曲、书画、建筑等融入到校园环境中去,通过物质和人文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舒适、健康、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灵魂和功能,致力于形成有利于知识潜移默化的校园环境。

具体来说,在地方文化传承方面,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如校园规划、校舍建设上,强化校园文化管理,确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在教学区、活动区增添更多的文化元素,积极通过绿色文化、墙壁文化、板报文化、标牌文化等形式展现淮扬文化特色。

2.加大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建立院校与地方文化建设融合专项基金。从净化、绿化、美化等方面入手,在校训、教学、课外活动上,积极进行淮扬历史文化渗透。

3.开展地方文化教育,成立文化兴趣小组、研究小组,重视传统教育,做好淮扬文化宣传,将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与淮扬文化结合起来,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精神。

(二)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宣传淮扬文化

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不但负有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负有学生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重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尊重教师,鼓励教师多与学生接触,使教师切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成为地方文化的推动者和传播者。因此,高校不但要致力于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还要积极鼓励教师为校园、校徽、校歌、校旗设计出谋划策,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此外,学校还要督促教师踊跃参加学习和培训,以拓宽自己的知识广度,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鼓励教师和辅导员在日常教学和辅导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介绍淮扬优秀历史人物、风景名胜、人文风情,弘扬淮扬文化美德、气节和精神,让学生对淮扬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奖励那些为学生社团提供指导和服务的优秀教师,鼓励教师群体创造性地通过活动、课题研究等形式组织学生去学习、考察和研究淮扬文化,赋予淮扬文化以更强的生命力。

教师群体应树立自觉理念,将时代文化潮流与历史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利用淮扬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激励,从淮扬文化当中挖掘更多符合校园和教育发展的精神理念。同样,学生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学校和教师也应重视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班风、学风建设中体现淮扬文化风范,利用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积极开展淮扬文化宣扬活动、知识竞赛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兴趣和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中来,增强校园文化活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主,做好淮扬文化宣传

加强学生社团工作是高职院校文化工作重点之一,高职院校应遵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室“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做好学生社团活动指导工作。高职学生作为高等院校技术集中之群体,在致力于学习职业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学习。因为未来中国之精英,即使西装革履、一口英文,如果没有文化之根基,缺乏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同样是难有作为。结合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社团应积极发挥引导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能力素质转化、丰富大学生闲暇生活的作用,引导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去,同时结合淮扬文化宣传活动,提高社团工作质量,探索出一条独具淮扬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路子。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领导班子对学生文化社团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文化实践,承担地方文化咨询、开发、传承和志愿服务,积极为学生参加文化体育赛事志愿工作和实践工作牵线搭桥。每逢地方文化节和文化赛事,学校都会选派优秀选手参赛或担任志愿者。此外,学校还积极邀请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并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加大了学校文化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的联系,促进了学校与地方文化互动的大发展,形成了健康、成熟的双向文化融合路径,为地方文化精品和品牌文化的形成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学生社团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实现了良好发展。学校学生社团组织的校园茶道、书画、棋艺、昆曲、国学文化活动多次在地区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大学生传统观察和体验视角不断扩展和延伸。

在学校社团组织和指导工作中,高职院校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突出活动特色与高职教育的特色,努力实现本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良好对接。其次,立足地方文化资源,主动开展地方文化服务,为地方文化挖掘、发展、保护、宣传和传承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如在以清曲、剪纸和地方菜系而闻名遐迩的扬州,地方高职院校可以曲艺、传统技艺、饮食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化宣传或展演,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再次,将文化建设渗透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各个方面,成立涵盖地方文化研发和理论、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会,为专业课题开发和研究提供稳定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产品,促进文化市场化、知识化。

(四)体现财经职业特色,注重融入淮扬文化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遵照教育部、文化部的教育精神,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实施文化进校园计划,已经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策略。淮扬文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我国文化宝库中散发出耀眼的光彩。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地方文化部门应做好文化宣传和推广,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了推动校园文化与淮扬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可通过板报、文体活动、校内网、教学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淮扬文化,使学生在对淮扬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通常来说,职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是高职院校最常见的活动形式,高职院校可以在这两种活动中加大淮扬文化特色的融合,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历史文化传承兴趣,引导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的执著追求,了解淮扬文化的精髓,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此外,开设地方文化课程,优化教学结构也是促进地方文化在高校升级的有效途径。淮扬文化在文化吸纳和融合上自古就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也就是这一个势头才促使淮扬文化后来居上并一直在江南文化中位居前茅。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和知识培养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承担重塑地方文化理念、弘扬地方文化的重任,通过文化课程构建、教学质量改进等方式促使地方文化走上自我觉悟、反省和创新之路。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社区文化服务、学校文化升级等方面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转型结合起来,放眼未来,树立品牌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开创特色教育。以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为例,该校将学校特色班级如烹饪、建筑等专业设置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设立了与专业发展趋势相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以传统服务业、手工业革新、创新、提升为重点的现代服务课程,从而走出了一条“文化深厚、传统优良、特色鲜明”的办学道路。

将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文化传承和高职院校文化融合中,积极参与时代对话,赋予地方文化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更强劲的生命力,是高职院校文化在文化传承中的必经之路。我们相信,在高职院校与政府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必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也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张红. 多校区高校文化融合途径探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3.

[2]张世英. 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 大众文艺,2013.

[3]熊艳,成燕. 关于地方高校传承创新革命传统文化功能的思考[J]. 求是,201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