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科学系统的专业培养方案是保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本文从如何确定本科化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等战略层面入手,对高校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确立、专业特色和优势的打造、培养规格的明确和培养模式的创新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培养方案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对今后化学类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
截至2013年8月,我国共有化学类专业748个,其中化学专业299个,应用化学专业434个,化学生物学专业14个,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1个。拥有化学类专业的高校类型各异,地域分布广,办学条件差异大。为了规范化学类专业教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1]。该规范涉及化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办学条件等内容,是指导今后我国化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但如何在《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建立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仍是每个化学类专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专业培养方案是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指导下建立的一系列教学设计和要求的总和,是专业教学所需遵循的规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是学校组织管理教学过程和教育部开展审核评估的依据。专业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能否适应社会对专业和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至关重要[2]。专业培养方案一般包括办学基础、办学特色与优势、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制与学位、毕业学分、主干课程、主要专业实验和实习安排、课程体系、课程组织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属于战略层面,其他属于战术层面。在以往的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战略性规划而只重战术层面的建设,导致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和优势不突出,致使专业同质化、培养与学生就业和发展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一、正确把握专业培养的战略定位
学校和专业定位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前提。我国高校和化学类专业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本科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类型
办学层次 高校类型 人才培养类型
“985工程”高校
“211工程”高校和地方重点大学
地方普通高校 综合类
理工类
师范类
医药类
农林类
民族类 基础型
应用型基础型
应用型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三层次人才培养是学校确定办学定位的依据[3],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由本科院校承担。其中,“985工程”高校应主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11工程”高校和地方重点大学主要培养高水平、特色性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各专业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专业办学历史、学科基础(软硬件条件)、学科影响力(学科排名)和学生就业面向(深造或者就业)等确定培养目标[2]。例如,作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流综合性大学,山东大学化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雄厚,2012年学科排名第15,ESI学科影响力排(截至2014年1月)世界第128,全国第14,拥有“国家化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定位于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是恰当的。而一个新建本科院校追求培养拔尖学生,力推学生考研深造就是不恰当的。因此,“985工程”高校片面强调就业率,普通本科院校片面强调考研率都是定位不准确的表现。而普通本科院校就业形势严峻,也与专业定位不正确、招生规模设置不科学有关。
二、打造专业特色和优势
所谓专业特色和优势是指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社会声誉等方面形成的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相区分的特征,是专业生存能力、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2]。专业办学特色主要包括行业特色、学科特色、地域特色,而优势则主要来源于学科的历史积淀。
农业大学的化学侧重植保、土壤改良、食品加工,矿业大学的化学侧重矿物处理、冶炼、废渣废液处理,轻工类大学的化学侧重材料、发酵和分析,海洋大学的化学侧重环境检测、海洋化学和制药等。这种行业特色注定这些高校的化学类专业是不可替代的[4]。作为化工大省,山东省在采油、炼油、石化、化肥、橡胶、制药、农药、海洋化学等方面有重大人才需求,为山东省高校化学类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提供了条件[5]。一所高校只要与行业或者地方经济对接[4],就可以生存无忧、发展有道。除个别高校外,绝大多数高校会因学科发展不均衡而产生学科特色,如厦门大学的电化学、兰州大学的有机化学、武汉大学的分析化学、山东大学的胶体化学和结晶化学等。将教学与学科和科研特色相结合,是科研服务和带动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山东大学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胶体化学”、“结晶化学”等特色课程,突出了学科特色;而福州大学则增加“工业催化”、“功能新材料”、“超分子化学”和“生物电化学”等选修课[6]。
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使培养的学生具有特色和专长,就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在专业的开办之初就必须考虑自身特色、着力打造优势,增强学生的特色性,借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三、明确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是对学生所应具有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系统要求。《专业规范》明确了化学类学生所应具有的化学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外语、信息技术和人文社科知识;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以及科学文化素养、体魄和心理素质等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自主学习、信息处理、综合运用和交流协调合作等方面的能力[1]。这些要求都是一般性的,各专业需要结合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未来发展进一步明确或者增加要求的内容,从而制订各具特色的培养规格。例如,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专业,应该强化数理基础,加强批判精神、逻辑思维、国际化交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6];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应重点培育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使学生就业后能够上手快、后劲足[4]。培养目标不同,其培养规格必然不同,具体化、特色化、个性化是培养规格的必然特征,无法照搬。而与化学专业相比,应用化学专业数量更大,来源更加多样,学科基础和办学特色的差异也更大,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也必然更加鲜明和多样。
四、创新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培养目标和培育规格而制订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的总和,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特征。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能够实现的根本保证。
目前化学类专业的主要培养模式包括:专业培养模式(包含四大化学体系和理论先导体系)、大理科(通识)模式[7]、交叉学科模式、协同育人模式、订单式模式等。不同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见表2。
表2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对应关系
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 大理科 通识教育 交叉学科 协同育人 订单式
四大化学 理论先导 校校、校所 校企、校地
基础拔尖人才
专业应用人才
基于专业的培养模式目前为多数高校采用,其特点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该模式近期出现几个变化:一是实验从原本依附理论课到独立设课[8];二是出现理论先导模式,即将作为化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提前,按照“授人以渔”的理念,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理论先导模式为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采用,使用得当时效果十分显著。基于大理科的模式由南京大学于1984年开始探索,通过打通数理化使学生形成十分宽广的理科基础[9],目前山东大学泰山学堂[10]、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11]、吉林大学唐敖庆班等[8],都采取了该模式[7],对培养拔尖学生很有帮助。基于交叉学科的模式主要是优势专业合作,如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合办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福州大学理工结合特色专业建设均属于化学与化工交叉[6]。基于协同育人的模式是一种开放模式,主要包括校校、校所、校企、校地合作等模式,如山东大学自2003年开始推进“三跨四经历”,通过“跨校区、跨校园、跨国境”推进“本校跨学科学习经历、第二校园学习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目前,山东大学化学专业与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开展为期1学期的学生交流学习。近几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化学专业还与海外一流大学开展学生交流互换,建立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机制。在校所合作方面,山东大学化学专业与国家晶体材料重点实验联合举办“蒋民华班”,培养晶体化学特色人才。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担任部分课程或者安排学生到企业完成部分内容的学习,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校地合作是地方政府与高校合作培养特殊要求的学生,例如滨州市政府与滨州学院合作培养石油和石化人才等。
南京大学积极推进“三三制”培养模式改革,在“多元培养阶段”,学生按照“专业学术类人才、交叉复合类人才、就业创业类人才”选择不同发展路径。化学专业大力推进“教学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的育人理念,是多模式育人的重要探索[7]。
五、构建特色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分别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战略思考和规划。为了落实这些战略规划,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采用矩阵分析的方法,将培养规格中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逐一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并使之成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自觉行动,参见表3。
表3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方案设计要求的差异
设计要素
培养目标 知识结构 授课方法 实习 创新实验 毕业论文
宽 专 启发式 探究式 讨论式 参与式 见习 实习 论文 设计
基础拔尖人才
专业应用人才
对于培养基础拔尖人才的专业,应努力拓宽学科基础,增加学科交叉知识,实施“宽口径、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批判精神、科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这些只有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课内和课外教学的结合,建立团队协作机制,将创新方法教育纳入培养方案,设置更多的创新环节(如课程论文、创新实验、毕业论文)等才能来实现。例如,吉林大学开设“前沿讲座”,开展课堂讨论、撰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将毕业论文从半年延长到一年,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等[8]。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应该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教育[5],增加课程设计[2,4],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和课时,建立数量充足、覆盖面广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提高毕业设计比例,同时增加学生过程分析和综合设计的能力。
无论培养目标是什么,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其社会实践经历,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李发堂,李雪艳,孙智敏等. 构建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成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8:22-23.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010.
[4] 毕孝国,牛微.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研究与改革[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555-558.
[5] 房晓敏,徐元清,丁涛等.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建设中的探索[J]. 广州化工,2012(19):138-140.
[6] 陈树坤,陈建中,李荣华等. 化学(大类)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2-13.
[7] 徐敏,苏育志,董文等. 地方性院校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和实践[J]. 广州化工,2008(4):72-73.
[8] 田少萍,邹明珠,吴通好等. 化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J]. 化工高等教育,2003(2):17-19.
[9] 侯文华,丁维平,王志林. 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实施全面化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南京大学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J]. 大学化学,2010,25(3):7-9.
[10] 张树永,吴臻,胡金焱等. 创建“三制四性七化”模式 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2):37-39.
[11] 肖丽萍,吕萍,王彦广. 化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09(2):24-26.
[责任编辑:余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