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阔
摘 要: 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要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阐述了体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自主学习 因势利导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托,注重课堂生成,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式,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重对话为主要形态的课堂学习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主动有效”这一大的语境下,我们谈论任何一个议题都无法绕开“学生的学”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当然,并非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关注,而是说目前“学生的学”被提到了重要地位,因为没有学生的学,“主动”单单成了教师一厢情愿的行为,教学便无从谈起,“有效”更加无从谈起。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只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教育教学发展进步的产物,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提出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以激发学习兴趣为本,以创设有效情境为导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现实的学习动机”,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有效情境,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学生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壮观景象。学习“潮来之时”一段时,我让学生先观看录像,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象潮来时的气势,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的描写,最后谈谈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得到熏陶,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果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恰当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应的课堂活动中,从而获得知识,训练智能。
二、以促进独立思考为本,以引导自主探究为导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发现新规律,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从题目入手,围绕题目质疑,诸葛亮为什么敢于立“三天后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为什么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为什么把船连接起来,排成“一字儿”,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发表了见解。可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以促进自立发展为本,以重视合作交流为导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建立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理解相关内容、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具有关键作用。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这种合作,主要是指伙伴之间的合作,当然也包括师生合作。如何加强老师与学生、生生及组际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加强反馈与调控,是促进学生自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堂活动是由众多个体活动组成的。如教《将相和》这课时,我先让学生归纳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后让以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自学第二个故事。每小组选择一题充分讨论,我行间巡视、指导,并参与小组讨论,最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这样,学生既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变换身份,时而是创设者,时而是促进者,时而是合作者,时而是帮助者,时而是激励者。
四、以培养自学能力为本,以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为导
“授以一鱼,可食一日;授以捕鱼之技,可食一生”。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我采用了“启、读、练、结”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启”即启发,就是启迪智慧,诱发强烈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读”指阅读,阅读是自学的关键,阅读关过不好,就会影响后面的自学。我们要求学生“粗、细、精”地阅读课本,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聚精会神地自学。老师应积极巡视课堂,了解学生阅读教材的情况。“练”就是练习,学生在反复阅读教材后练习,老师巡视课堂还要注意检查练习:做题是否有过程、书写是否规范化、是否有抄答案的现象;个别解答学生的问题、共性问题可留在小结时解决。“结”是小结,就是概括本课或本单元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记忆。老师要教会学生写单元小结、检查或批改练习,可树立榜样,作为大家学习的对象。
课堂上,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教师应根据实际问题因势利导,巧妙点拨,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属于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自求自解;属于难点问题,教师可旁敲侧击;属于有争议问题,教师可指点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理解、体会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教师要疏导、订正。在辩证地处理好导与学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可调整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宋玲玲.因学定教顺学而导.学周刊,2013.19.
[2]吴金程.对小学语文“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模式应用的探究.学周刊,2012.09.
[3]顾建琴.语文: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育科研论坛,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