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效果。本文考虑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从探究性、生活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设计数学问题,从而更好地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探究性 生活性 层次性 开放性
所谓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在有特定的目标却没有实现目标的手段的情境中,运用数学领域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实现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新的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把总体目标分解为四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并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当代著名美国数学家哈尔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的练习题是不能够称为问题的,因为这些题目只需学生照着老师教的方法机械地模仿,实际上学生用到的只是一种技能,一种操作,不需要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长期这样训练,难免会导致“熟能生笨”的后果。因此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将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出好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帮助学生实现创新与发展,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探究性
小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鼓励小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念是“万物皆数”。他们用小石子排列成各种形状表示数,可以排成三角形的小石子称为三角形数。如图:
如果我们把1看做是第1个三角形数,根据三角形数的排列规律,求出第100个三角形数。
分析: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图形,探索发现三角形数的排列规律:
1,1+2,1+2+3,1+2+3+4
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便可得出第100个三角形数是
1+2+3+…+100
从而
1+2+3+…+100
=(1+100)+(2+99)+(3+98)+…+(50+51)
=101×50
=5050
这种问题的设计远比让学生直接计算1+2+3+…+100的值更有探索价值,也更容易将学生引入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生活性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学生碰到的所有现象中,在他们遇到的所有问题中,在他们采取的所有行为方式中。倡导数学学习回归生活,这已经成为当今转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因此,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儿童的生活,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强调数学的应用,真正让数学学习回归儿童的生活现实。
比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为学生的实践作业: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算一算自己家的房子实际居住面积有多大。学生要计算自己所居住房子的面积,首先要测量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利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在这样的实际测算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计算的能力,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的教学目的。
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学过程中,有时要围绕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并完成知识的迁移,而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不能过于笼统,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使优等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中等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小学生学习过直线部分的内容后,老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1)在平面内画2条直线,且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2)在平面内画3条直线,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3)在平面内画4条直线,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4)在平面内画10条直线,且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如果老师直接给出第(4)个问题,那么对于缺乏数学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通常都是在纸上尝试画出10条直线,而后试图数出交点的个数,这样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原因就是要数的交点太多。而通过前3个问题的给出,使得该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容易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四、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有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确定、解决策略具有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索,从而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共有46名学生,在“读书月”的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单价为12元的故事书。新华书店对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八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请同学们制定购书方案。
对上述问题,启发学生充分利用以上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和交流,自行制定最佳购买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有如下三种方案:
方案1:学生单独购买,全班合计付款:
12×46=552(元)
方案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多买4本,全班共付:
12×80%×50=480(元)
方案3:与其他班一起购买,全班共付:
12×80%×46=441.6(元)
上述三种购买方案,策略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从中可发现后两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好,最佳方案是第三种。此类应用题比传统的一题多解的应用题更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
总之,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善于思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设计问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学生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发展数理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2]郜舒竹.问题解决与数学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3]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