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焱
企业,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经济学中定义为:它是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目的,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价值利益的综合体。
但是,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更多地被认为是社会上的某一团体,一个大的团体。企业管理,恰恰就是人的管理。在科学发展观里,企业发展了,企业里面的人才能得以发展,这也就是水涨船高的道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所谓的国有企业已经和新中国成立初的国有企业大不相同。而充斥企业的政工人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员工,他们在企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连接企业、员工的桥梁和纽带。
一、政工人员在国有企业里的现状
我们既然谈的是现状,就不得不面对现在许多政工人员在企业里面临的困境和困惑,这曾经是改革初期甚至发展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得以彻底解决或圆满回答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不能不说这是政工人员在国有企业里的一种尴尬和无奈。
当前,政工人员的尴尬和无奈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许多政工人员普遍发现自己没有享受到与同级经理人同样的待遇,包括权力、经济收入和受人尊重等诸多方面;政工部门的合并、缩减、转岗甚至下岗经常发生,许多政工人员有严重的压力和危机感。许多企业实行减员增效,压缩空间和减少编制,而政工部门往往成为企业实行这种制度的突破口和试验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造成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呢?首先不要愚蠢地责怪改革,责怪国企,尤其是企业里的政工人员。其次我们应该明白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产业竞争的结果。政工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比较“虚”,没有生产部门人员的工作看起来那么“实”,看得见,于是总让人有种错觉是“不创造价值的族群”。于是其成为企业减员增效、压缩空间的突破口和试验田是很自然和平常的事情。
当然,造成这样的现象,有时候和“一把手”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为当今的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狭窄地认为是“一把手”文化。特别是在当今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等价交换价值观成为中心和主旋律等因素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的“一把手”认为政工人员的工作是非经营性的,非生产性的,是“无用功”,只会增加内耗,影响和制约日常生产经营工作。而有的企业政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低于同级的生产技术人员。个别政工人员甚至受到歧视和误解,导致很多政工干部一直在寻求“改行”的机会,而企业的其他人员也都不愿意“从政”,加入政工队伍行列。在很多企业都流行这样一句话:“搞技术,有前途;干政工,没出路!”这不能不说是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了政工人员在国有企业的作用。
二、政工人员在国有企业里的作用
难道政工人员在国有企业真的一无是处?都说存在就是真理,国有企业里的政工人员几十年来依然活跃,还是依然执著地证明和验证着其在企业的价值和作用。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原因,而其中一定有诸多奥秘与玄机。
市场毕竟是市场,它和政府的行为往往看起来很不一样。就在政府还是以书记为领头羊的时候,企业已经执行厂长负责制了,不能不说这是企业生存的需要,是市场的需要,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财富的堆积,精神方面的无所寄托正在显现,企业里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正在凸显。很多年了,政工在企业里似乎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员,甚至变成了安置和抚慰性的工作岗位。当人们经常性地笑说政工部门务虚,不产生企业的利润时,已经完全忘记了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已经完全忘记了它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中的软实力作用。当有中国特色的配备书记和政工队伍的企业在危机和困难中依然站立着,事实在强有力地告诉我们,别淡忘了政工的软实力作用。政工工作永远不会阻碍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反,政工工作做好了,做细了,反而更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三、政工人员在国企里的发展方向
世界是在变的,身处市场竞争大潮里的企业更是无从回避,只有面对。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只能成为一种传说,而政工人员更加不能世界变了,企业变了,自己还是没有变。如果那样则只能被社会抛弃,被企业淘汰。
当然,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持和熏陶。反过来,如果有了大环境的支持和熏陶,个人的努力和取舍就成了发展的关键。在国有企业里,政工人员要有更大发展,更舒适的施展空间,需要企业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需要企业创新选人用人育人机制,激活政工人才队伍,等等。在这里,我从个人角度简单谈谈政工人员自己的努力和取舍,因为这比较容易实现一些,也比较现实一些,它属于个体适应大环境的范畴。毕竟大环境容易影响个人,而个人想反过来影响大环境其难度可想而知,也不具备操作性。
我想,政工人员要发展,要在企业里体现自我价值,要得到肯定和认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有几个方面的能力一定要具备,至少要往这个方面努力,这基本上都是共识了:一是学习能力。能紧抓时代脉搏,学习党在新时期的新理论和新论断,夯实理论基础。如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七大有关会议精神等。二是思考能力。思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明显特征,而政工人员更要学会思考。这就是政工人员有别于其他企业员工最明显的特征。三是语言能力。很难想象,口齿不清的政工人员如何向领导汇报工作,如何和员工沟通交流。而说话的技巧,有时候是体现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四是写作能力。这是“基本功”,是需要练的,没有天生的作家。为什么有的人写出来的好文章好像每个字你都认识,但你自己却写不出来,或写不出其中的韵味。这就是文字组织能力,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关键还是长期的积累和练习。没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政工人员经常面对的宣传报道、起草文件、撰写报告等日常工作是无法开展的。五是协调能力。都说政工人员是润滑油、调节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政工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有的工作协调不好真的无法开展,至少是开展得不顺利。六是调研能力。企业的很多事情是需要实地调研的,形成资料和论文,为领导的决策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政工人员责无旁贷。
其实,政工人员作为一支特殊的群体队伍,其在国有企业的现状与作用总是动态变化的,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努力更适应国有企业的改革而改革,发展而发展。尤其需要突破和摒弃传统政工工作的老思维与老观念,努力寻找出一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政工工作方法和模式。为此,我们要真正了解政工队伍,分析政工队伍,这无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政工人员个人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创造出综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