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民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俗话说得好:“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在数理化学习中,数学的学习是重点,也是这三门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下面,针对所给出的论题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与论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
在众多学科中,数学的教学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小学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经过不断地工作实践与分析,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性,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的改革,以便能够使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意义
小学生由于在入学前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不同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小学数学课堂中两极分化的学习现象较为严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模式下的“填鸭式”教育。现如今,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何让学生从小打好数学基础,如何让优、中、差等生都能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是教育部门所要研究的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门决定必须对小学数学实行因材施教政策,进行数学分层学习。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1.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目标
教育部门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點对数学分层学习制订出了近期的发展目标:
(1)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行分层教学,以保证班级的每一位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学习上的提高和发展。
(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课堂分层教学方法。
(3)老师在分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及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式学习,以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老师要在分层教学中,首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便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达到最终目的。
2.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内容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分层、目标的分层、教学内容的分层、作业的分层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分层。
在对学生分层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将其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老师要充分掌握。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不宜让学生知道。对于目标分层,主要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这就要求老师要合理地规划出三个层次学生不同的授课内容,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终的学习目标。对于教学内容的分层,主要是老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实行合、分式的教学模式,既兼顾整体教学内容,又可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分层。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分层中,要做到合、分结合而不是一面倒。对于作业的分层主要是指老师要对作业的布置也实行分层管理,即三个层次的学生的作业布置都是根据该层次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内容制定的。对于评估内容分层来讲,主要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估,不能统一而论。尤其是对于中差层次的学生,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勇于发现他们的发光点,并将这种发光点扩大,以此增加差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该层次学生学习成绩。
三、预期创新点分析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在因材施教,避免学生因知识掌握困难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前提情意特征”。另外,在教学中,在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和课后练习内容,这也是教育部门所研究的重中之重。
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目前教育部门针对小学生学习的特征制定出的一项新的教学举措,该项措施在实施时也要根据具体的方法有序进行,否则很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首先,老师要对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基础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教学的分层。其次,老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定,并找出引起多层次学习结果的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再次,老师要在分层教学中不断总结出教学经验,以便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最后,老师要在分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出个案,然后进行分析,以了解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态度,便于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能力及成绩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老师在分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实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银娟,潘云兰.基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学生分层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3(02).
[2]朱露岚.探究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3(12).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丰田华侨学校)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