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2014-07-04 00:19刘丹丹
青年文学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感恩意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刘丹丹

摘 要: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处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思想也受到了形形色色思想的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和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怀有感恩之情不仅仅是要他们感谢父母的养育,更需要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更要有人生理想的目标和追求。引导大学生认识感恩、感受感恩,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恩实践。培养大学生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坚定而崇高的理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处处流放感恩的情谊,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感恩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9--02

《中国青年报》在2005年11月份的时候曾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一位学生母亲的求救助信震撼校园》,这封信是东北农业大学的一个学生家长写给该校党委书记刘世常的。在信中,这位母亲含泪倾诉了对刚刚步入大学的儿子的失望和困惑,信中提到儿子消费盲目,很少与家长沟通,生活中无视父母的辛苦,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这封家长来信引起了校方领导和老师们的深思,虽然是一封家长的求助信,但实质是代表了众多家长们的心声和期望,也是对学校的一个建议,建议学校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多进行教育,并采取有效方法和形式让学生理解和体谅父母之心,能主动和家长积极沟通,消除代沟,提高道德素养。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有许多是大家都熟知的关于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例如“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等等。从小到幼儿读物启蒙教育,大到中小学教材、大学课外语文读物中,都可以看到关于感恩的美德故事,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成人的辛勤养育之恩,更要有感恩回报社会的责任。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小家”,更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大家”。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处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的思想也受到了外面花花世界中形形色色思想的影响,某些大学生在人格方面的缺陷导致这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而这些也都是因为大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而影响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和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虽然当代的大学生就整体素质而言,总体还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存在。这部分人在家不顾父母的辛苦血汗,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外目无尊长,没有集体荣誉感,虚荣自大,缺乏自强自立的意识,甚至缺乏自尊、缺乏社会责任感。这部分人还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力薄弱,并且消极待业,总想走捷径或者不劳而获,当自己一事无成时最后埋怨父母,埋怨学校,埋怨社会。这些都是因为感恩意识缺失而引起的。

一个小小的生命从降临到人世开始,父母亲便开始饱尝生活的艰辛将其养育成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好穿暖,供其上学,父母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无怨无悔的担当起这份责任和义务。父母们不要求回报,不计得失,只期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够长大成人,出人头地,能有好的前途,将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当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进入大学以后,是否能够记得父母的付出,体谅父母的辛苦,不忘父母的嘱托,而发奋进取呢?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怀有感恩之情不仅仅是要他们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更需要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更要有人生理想的目标和追求。那些不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不感谢师长培育之恩的人,怎能成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何谈将来会报效祖国呢?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和教育急需加强。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大学生们的感恩意识,在生活中培养大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并且在生活中培养大学生学会感恩。那么,怎样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值得大家探索和研究的,而且这些方法也必须在感恩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感恩教育的首位是大学生们对父母的感恩。每个人从他还在母亲的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享受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母亲在孕育生命的这个过程中就要承受各种各样的不适与各种压力。出生后一天天健康的长大,慢慢地发现家外面的那个世界充满着诱惑和色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如大山般的爱,母亲如大海般的爱时刻包围在儿女身边,父母给予儿女那无尽的爱是用什么也偿还不清的。因此,首先对于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心中时刻记挂着感恩与回报。然后,大学生们应该对师长的教誨怀有感恩。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尊重教师就等于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重科学,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文明水平。从最初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每一个进步都凝结着老师的辛勤汗水。经过12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进入大学后更应该懂得尊重和理解、感激自己的老师们。其次,大学生们应该对社会和祖国怀有感恩。社会和祖国给了大家和谐安定的成长环境,有所依,有所养,人们自然要感恩社会,回报祖国。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责任的人,才会有一颗知道感恩的心,才能去坦然地面对一切,才能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不关心养育自己的父母,不在意教导自己的老师,不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们,就无需再谈将来会报效祖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生活中处处有责任有担当,具有完善的人格,这其中就包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意识并非与生俱来,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长环境的影响和接受教育的引导,慢慢形成了一种感恩的责任和心态,从而才会表现出感恩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有认知各种情感的过程、有个人情感形成的过程、有个人实践行动的过程。

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和感恩教育应该遵循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展开感恩教育工作。

1、引导学生认识感恩、感受感恩。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有得到的东西都不是理所当然更不是天经地义的。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在成长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拥有的、所经历的就是“恩”,并且亲身体会到这“恩”所带来的一切。这里面包含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祖国的培养之恩、大自然的赐予之恩,这些无私的给予都应该铭记于心,都应该感谢和回报。引导学生去感知在平凡的生活中受到的点点滴滴的恩惠,从父母无私奉献的恩情开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使大学生学会感激父母,感激他人,感激社会。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感恩教育还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在道德上陶冶学生们的情感,以感情让学生们动心,动心后动情。通过开展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感恩教育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并与感恩活动中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产生在情感上共鸣,使学生感觉到身边有爱有温暖,最终唤醒了学生的感恩之情。感恩教育使用情感教育的方法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关键。

3、让学生感恩实践,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知恩感恩,在力所能及不超越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以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在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更要言传身教,要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们受到教育和影响,并且信服,从而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感恩行为,并将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变成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教育者们应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大学生感恩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利用适当的教育时机,不断提高学生们辨别是非、抵御诱惑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让大学生们在思想上始终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使大学生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不会迷失方向,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大学生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就要培养大学生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坚定而崇高的理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点爱,处处流放感恩的情谊,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2]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5(8);

[3]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与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4]胡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J].教育评论,2006(2);

[5]尹映霞,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与责任感的培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猜你喜欢
感恩意识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
高中班主任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