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思维模式与文化价值观对比

2014-07-04 22:24张圣婕
青年文学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文化价值英汉

摘 要: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美國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好了一门语言的发音及语法规则,不同国家的人们就能毫无障碍进行有效的交流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外国人交际不仅涉及语言不同的问题,还有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的问题。因为缺乏对彼此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的认识,交流就是虚有其表,无法到达沟通的目的。在向其他国家的人们传播汉语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关键词:英汉;思维模式;文化价值;对比

作者简介:张圣婕,1991年12月30日生,性别:女, 民族:汉,籍贯:湖南长沙,学历:本科,单位:邵阳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9--01

一、英汉语思维模式对比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英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

1.交谈内容。

中国人受集体主义思维的影响,习惯于关心身边亲朋好友的生活情况,常常会谈及对方的收入,饮食,健康,家庭等隐私问题。但是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崇尚自由,对自身的权利与隐私非常重视,当有人问及婚姻,年龄,收入等方面的问题时,其通常反应便是不愿透露,同时也会认为对方很不识趣。若是不了解这一点而坚持询问此类隐私问题则会被认为是rude。相反,融入到中国文化下的西方人,若是坚持秉承个人主义,则多少会被看做冷漠不合群。

2.衣着。

东方人往往认为年轻人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年龄,应该穿的鲜艳明亮一点,而老年人应该顺应年龄的增长,体现老者的庄重,穿得素雅而不花哨。但大多西方人不这么认为,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西方的年轻人偏好简约的服饰,他们认为青年时期拥有“桃面,丹唇,柔膝”,不加修饰就能够体现其青春活力,穿着简约反倒显得要干练一些,能给他人一种能肩负起责任的第一印象。但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变化,看上去没有年轻时那么朝气蓬勃,所以需要用色彩明快的服装来修饰,从而显得有活力一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传统的民族风不同,他们身上一般不会超过三种颜色。

3.呼语。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辈分在称呼上立马就能反映出来。例如对于中国孩子来说,与父母亲友的关系再亲密都不该直直呼其名,这被视作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中国人的亲友关系都能体现在呼语中,如爸爸的哥哥叫伯伯,但是爸爸的弟弟就叫叔叔。西方则不同,例如美国崇尚平等,相比于中国以长者为尊的思维模式,美国人更倾向于爱护年轻人,因为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无论辈分都直呼其名或昵称。他们对于父系与母系也不像中国分得那么清楚,比较笼统。如跟父母平辈的男性都称uncle,女性都称aunt,他们的子女不论性格都称cousin。这也跟其社会亲情较为疏远有关。同时,中西方人在问候方式、受夸赞时的反应以及用餐劝吃时的应答等方面都有许多差异。

二、英汉语文化价值观对比

1.群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

群体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严格遵守人伦界定的规矩,不可越雷池一步。人们要求做到“克己守道”,“贵有自知之明”,“循规蹈矩”,“安于现状”, 避免“锋芒毕露”,因为 “枪打出头鸟”, “出头的椽子先烂 ”,个人主义被视为无父无君无友的表现,严加防范。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延伸,表现在中国人在做事时首先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怎么想,如“人言可畏”。西方文化则不同,例如美国人就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他们把自己视作自主独立的个体,完全不依赖别人,包括父母。这也体现了美国人美国民众十分尊重其个人权利,他们追求个人享受、自由发展,彰显个性。

2.做人与做事

中国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克己复礼”,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道家思想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其推崇的“无为而治”也成了中国人潜意识里的一种处世态度。“有为”意味着矛盾、冲突,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无为”则能减少矛盾。因此人们整体好静顺从,含蓄包容,相互依赖,自省慎独。可以讲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强调如何做人,而不尚做事。就如我们现今强调的和谐社会亦是这些思想的体现,中国的外交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西方由于其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了其独特的海洋文化,他们企图征服自然,富有冒险精神,这种文化价值观延伸到他们个人奋斗中就成了善于突破常规,积极求变。

3.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深远,而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反思过去。可以讲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过去取向的社会,或者重视过去的社会。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同时中国的三字经就用“人之初,性本善”开篇,也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之说,这都充分说明了中国的过去取向,回到最初方是善。而西方有夏娃偷吃禁果的原罪之说,人类因背叛了上帝而遭受惩罚,生来就带有原罪。因此西方人习惯放眼未来,积极求变,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价值观念。

结语

通过中西思维模式与文化价值观的对比,从宏观的角度上把握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有利于实际生活中的交流,会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与矛盾,这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峰 .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差异探析[J].科技信息.2011(29).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文化价值英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刍议尖扎藏族“则柔”的文化价值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