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娟
摘 要: 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的首要问题。叙写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课程目标,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教材,最终确定每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新课程 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好每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制定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时教学目标势在必行。那么,化学教师应如何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时教学目标呢?下面我以初中化学为例,就基本环节谈谈看法。
一、对化学课程目标的研究
课程目标是指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从总体上所要促成的学生的身心变化,是教学目标的概括和升华。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因此,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必然是课程目标,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001年推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进行了规定。“知识与技能”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做到学用结合。“过程与方法”目标除了重视问题解决活动外,还强调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全面加强对社会、自然、科学的认识,并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化学课程与教学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按课程目标,新课程内容标准可分为五个一级主题,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每个一级主题又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呈现方式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学习情景素材。”新标准试图改变以往大纲侧重通过列举化学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等静态地描述教学要求的做法,结合学生特点、社会实际、学科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选取教学内容,结合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二、对学生的研究
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研究。学生在进入化学学习之前,学习了生物、物理等自然科学,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前,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目标的制定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前,学生已有纸张撕碎、木头做成课桌、冰雪消融、柴草燃烧、食物变质等感知,知道生活中铜、铁等金属的用途及酒精和食醋的性质等。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就应将重点放在对概念的理解上,结合生活经验、日常现象对变化和性质加以区分及判断。
其次,要注意对学生差异性的研究。虽然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但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别,并针对这种差别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比如某些学校实行分班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实验班的学生智力水平较高,学习习惯较好,对化学学习有极高的兴趣。而普通班的学生习惯较差,基础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对薄弱,导致对这门学科无兴趣可言。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每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都分成两类:A类适合全体学生,注重双基;B类在A类的基础上,对能力发展有较高要求。
三、对教材的研究
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生的媒介。因此,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必须先研究教材,包括:
1.内容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这样安排的意义。不僅要描述出该教材安排在哪里,更要分析教材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将这一内容安排在这里的。
2.该内容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或者研究方法?将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些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对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有哪些重要意义?这一知识对人类生产、科技发展、资源环境等有何重要意义?
四、确定叙写课时教学目标
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最后就是确定叙写每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化学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前两者多侧重于学习结果,属于行为性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水平,常选择恰当的可观察性的行为动词进行叙写,如知道、记住、说出、解释、判断等。体验性目标可以说是最灵活、最具有动态性、最具有主观体验性、涵义最丰富的一类目标,常需要采用有关的心理活动词语或较宽泛的行为词语进行描述,如体验、感受、关注、体会等。
叙写教学目标时主要采用“动宾结构短语”的行为描述基本方式。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认识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等。
将课时教学目标规范、清晰地表述出来后,便可按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使其成为逻辑严密、便于教学把握的课时教学目标集合。既能发挥教学目标系统的重要功能,又能预示阶段性和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赵娟,于爱华.谈课堂教学目标陈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0(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