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微课堂研究与实践中且行且提高

2014-06-30 16:59范淑莲
考试周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区域课堂教学

范淑莲

一、地理微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社会的热词之一是“微……”,如“微博”、“微小说”、“微论坛”、“微生活”、“微电影”……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引起人类社会学习、工作、交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为此,学校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应时代需要。

目前,如何“轻负担高效益”是大家探讨的教改难题。“微时代”的到来,为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各类题目,或者教育教学经验、教学环节,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启迪智慧等教育教学目的的数字化资源集合的“微课堂”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微课堂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根据微格教学理论(反馈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我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学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专项训练,使其掌握某种技能技巧。具体做法有:

1.培养学生学习团队,发挥生生互助的作用。

我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在班级找出地理学习能力强、兴趣浓厚、影响力大、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学生担当地理学习帮扶志愿者,利用课外零碎时间,在教室多媒体上负责平时微课堂的讲解和传播作用。这些学生主要发挥教师的讲解作用,讲解内容是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的反映教学中突出问题的有关知识,并在学校内利用闲暇时间解决日常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他们还要负责利用个人的微博、qq空间、qq群、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传播微课堂的课件、教案、例题、视频、地理学习的信息等与微课堂有关的内容。

2.师生共同整理微课堂教学内容。

(1)整理适合微课堂的“关键词”。

对所学的知识,利用“关键词”把相关内容整理成知识体系。在整理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看到这一“中心词”就可以想到相关知识点,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例如根据高考考纲整理出适合微课堂、微构建的中心词,如切点、热力环流、区位等。

(2)整理适合微课堂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通过对平常练习的整理,找出适合微课堂的微构建“问题”,构建“问题”答题要点,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有话可说,同时提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答题的条理性。例如适合微构建的“问题”:影响风能资源开发的条件:风力资源(所处的风带或季风区)、海陆位置、地形、经济基础、科技水平、市场;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知名度、环境等。

(3)整理适合微课堂的“区域”。

目前,大多数考题都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思考,通过师生讨论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区域进行微构建,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区域的特征。

重点区域往往是世界热点区域,是出现人类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问题的地区。因此,要重点关注我国和世界“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和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从地理角度看,其多以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交通运输线、人口和城市、工农业发展状况等知识。例如非洲(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中国沿海地区,尤其是海南省与南海,以及西北、东北、西南边疆地区(三沙市、钓鱼岛、江淮城市群、酒泉与文昌卫星发射基地)。

3.建立“微课堂”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各地地理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会养成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积极思考的不良学习习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言堂”中泯灭。新课改强调“三维目标”,考核不仅重视知识,而且强调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死记硬背获得的地理知识零散,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成绩自然不理想,整体教学质量偏低。

在新课改中,我们建立“微课堂”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微构建”。在课堂中开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微课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展示学生个性,使学生的构建能力不断提高,体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4.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进行微建构。

高二年级对中国地理知识进行微建构,中国地理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多,学生分组合作构建各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在课堂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的学生参与评价该小组微建构的体系;高三年级二轮复习中若干小专题的微建构。围绕构建好的体系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例区域学习方法微构建,形成区域地理学习模板。如位置和地形(地貌)决定了气候,气候决定了生物、水文和土壤,以上因素决定了农业,农业和矿产资源又决定了某地区的工业;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地理联系,而更加复杂。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组织教学,就脱离了“背过就会,没背过就不会”的困境。

学生掌握了一般的构建方法,通过对典型区域知识的微构建,可以举一反三。

三、结语

在微课堂实践中,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学习,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开拓思维,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情感体验,實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凤桐,李丽涛,王丽霞.微格教学在中国:微格教学的实践.新华出版社,2012.9.

猜你喜欢
区域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