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学数学教学更高效

2014-06-30 13:48李良强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教学理念数学课堂

李良强

【摘 要】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问题解决理论认为思维是起源于问题的,而问题却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下的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应以“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设置高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理念;问题教学;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各种方式,但不论哪种方式必定都会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创设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运用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就这个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1高效数学课堂问题教学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教学中对问题设计不当,导致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提问的低效或无效现象仍然存在,课堂上老师的问题设计有很多的瑕疵。

1.1问题设计随意性

一些教师课前不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设置课堂提问,课堂上,经常信口开河,想到什么问什么。这些未经精心设计而随意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口头语“对不对、是不是”很多没有思考价值。这种问题,不但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把握不住学习重点,养成不假思索、盲目附和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学生听而生畏,课堂出现冷场现象,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种提问挫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违背了学生循序渐进的求知规律。

1.2问题设计过多,学生无暇思考

一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情况,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应付教师的大量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试想,如果教师一次性提出一连串的数学问题,学生必定找不到核心问题,不知课堂重心在。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必须重质量轻数量,使问题具体明了。

1.3教师提问急于求成

一些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的空间,就要去学生立刻作答。这样,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开车不等客”的作法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1.4问题设计重统一性,轻针对性

目前,课堂问题教学策略中存在很多误区,而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势在必行。

2高效数学课堂问题教学的设计实施

问题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求知的动力源自于学生对揭示未知事物之真相的渴望。将知识点隐入一个个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探究性学习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普遍存在,为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学习问题。

2.1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目的性

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从教学角度来讲,每节课都有其中心内容,也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设计应围绕这个中心内容展开,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避免出现一些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意提问,尤其是信口提问一些不疼不痒的枝节问题,妨碍教学目的的实现.而从学生角度来讲,问题的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能够启动学生心理上新的需求,指向学生的潜在水平到现实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抓住了这点,学生就会用主动发散的思维解决问题。

2.2创设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探索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提问应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问题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目标明确、角度新颖、提纲挈领、层次清晰,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发散、创新,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问题的设置应能将学生引入到思维的“王国”中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问题的本质。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的疑惑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能够诱导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只有当教师的问题是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年龄特征,又略高于他们的现有水平,才有可能真正诱发学生关于怎样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学生经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在与教师共同努力后,积极探究、多方思索得出问题的答案,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3设计的问题应给学生自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研究创造的欲望,让学生充分而舒展地表达、发散、创新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程度与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密切相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可以从同一道试题的题意产生出不同的假象,然后就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思维受阻就无所事从,放弃解答。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合理且经常地设计发散型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

2.4问题的设计应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

只有让学生彻底了解概念、法则和定理等知识的提出、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解题思路的探究过程等问题,才能将教师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使学生从“学会”提高到“会学”的层次。

3高效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主题,为学生们提供了产生问题的平台。学生在自我发现的问题引领下,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热爱数学的情感,增强了对相关知识的理性认识与思考,有效促进了高效教学,激起进一步的学习欲望。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问题教学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策略,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让学生提出真正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促使他们在创造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卢静,吴县.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J].中学教学参考,2010(69):5.

[2]成小成.有效问题生成高效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7):42.

[3]梁梓,崔梅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4):146.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教学理念数学课堂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