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入法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

2014-06-28 00:25:53曹振霞
考试周刊 2014年26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运用方法

曹振霞

摘 要: 长期以来,历史课被视为听故事课、休息课、聊天课等。尤其理科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只是为了应付会考死记硬背,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实在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围绕情境导入法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情境导入法 历史课堂教学 运用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那么历史教学如何在开篇就做到激发学生兴趣呢?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情境教学法逐渐进入课堂,以寻求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一出好戏应有好的开始,一节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应从“头”开始。为了让学生一进入历史课堂就被吸引,笔者尝试在导入阶段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学得快乐,有所收获。经过几年的摸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创设情境导入,使历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今中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解疑。教师在情境导入中巧妙设计疑问,引起悬念。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释疑的欲望,积极思考,然后带着疑问学习新课。在新知的海洋中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好教学效果。如讲《辛亥革命》一课时,可以这样设问,人们称孙中山为国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人。每年国庆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都展示有孙中山的巨幅画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语很快就激起学生想要了解孙中山为何是伟人的欲望。

设疑导入应该注意设计时精心准备,设计问题有梯度,可深挖。只有提出互动性问题,才能较好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将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实践证明,只有在新旧知识的结合上多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升华学生知识。

二、诗句、对联导入

诗句、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教学伊始,若引用与教学相关的诗句、对联导入教课,就可以渲染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如讲述《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时可引用王建的这首诗:

夜雨千灯照碧云,

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

犹自笙歌彻晓闻。

由诗中的最后一句设计问题,“犹自笙歌彻晓闻”,说明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是从古到今都有吗?由此导入“市”的发展这一内容的学习。

又如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课时可以引用几副对联:

1.上联: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断,下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

2.上联:盖新房娶新娘日子喜洋洋,下联:粮满仓油满缸家中有余粮。

3.上联:吃精粮喝高汤,下联:穿名牌住楼房。

通过这样三副对联,让学生鲜明生动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变化,由此激起学生探究中国伟大改革的好奇心。

当然毛主席的诗词更有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宝贵材料,我给学生讲渡江战役的时候,让学生一起背诵:

钟山风雨起仓黄,

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记住这一战役,而且能激起他们内心的无限豪情。

三、运用图片视频设置情境导入

历史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对于中学生来说,枯燥的讲述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等,通过这些直观生动的画面再现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如讲《古代希腊》这一课时,我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美丽的爱琴海、雅典卫城遗址、断臂维纳斯、苏格拉底的画像等,通过这些图片,让学生领略异域的文化风情,并通过视频展示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讲述必修二专题《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时,我给学生播放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相关内容,名家的讲述是对历史教材的印证,更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

四、运用表演设置情境导入

要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悟与体会历史人物,感受历史事件。在讲《卓尔不群的雅典》时,我让学生扮演成雅典公民帕帕迪,通过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古代的雅典公民,他们会有哪些政治权利。在讲《美国1787年宪法》时,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总统、大法官、议员、普通公民等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了扮演好这些角色,学生课前精心准备,课上认真表演,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习兴趣。

五、歌曲导入

现代中学生爱好、兴趣广泛,活泼开朗,尤其喜欢唱歌。在导入课中运用歌曲,可以把歌曲与历史结合起来,起到烘托气氛之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历史震撼,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知识。

如上《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一课时,可以利用《美丽的阿美利加》,在轻松一刻把我们带回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年代,展现周恩来同志的外交风采和睿智。

又如讲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可以利用《九一八小调》这一流行于当时全国各地的小调,把我们带回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群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怒潮的火红年代。

六、对情境导入法的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不仅局限于上述方法,各种方法可以相互融合、交叉使用,但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要实用,情境导入要有的放矢,围绕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而创设,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本课的学习。

2.要真实,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创设的情境应建立在特定的真实历史背景下。即使是虚拟的人物(事物)也应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能乱虚拟、乱创作。

3.要新,导入部分的情境创设只有够新颖,才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

4.要精,情境导入时,教师的讲授时间不宜太长,内容不宜太多。应在“精”字上下工夫,做到适时适度,简明扼要,恰如其分,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程运,何成刚.一套把课程标准变活的教材改革力作.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

[3]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必修一、二册).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运用方法
运用积极心理学,构建积极的音乐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101期)2017-01-07 21:59:14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青年时代(2016年21期)2017-01-04 17:42:45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图标,大用途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14:16:04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析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18:01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8:05
浅析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 22:43:28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考试周刊(2016年26期)2016-05-26 23: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