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育工作毋庸置疑是整个教育体系和教育种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但在如今的教育大环境下,教师的教育使命往往是主动或被动的限制在教授学科知识,培养科技型人才上面,却极其容易忽视教育的根基-德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来说,,他们面临着踏上社会的时间紧迫感,使其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去主动的面对新的人生征程,过好今后的生活,关爱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正面能量,是比其他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育本真;自主德育
一、当今社会的德育现状
古往至今,人们习惯性地把教育作为社会道德的中流砥柱。随着我国政治环境的优化,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得不说,近些年的教育也从原先的保守、一层不变的风格走向了多样化的开放。但是,在当今整个社会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的大洪流之下,教育也无可避免的丧失了它本来的面目。而这一种状况的形成,有其历史的根源。早在70年代的时候,德国的著名哲学家雅斯贝斯就当时的教育风气进行了分析:“人们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将青年人培养成有用人才。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中推广这一学说:研究者和教师也以此要求编入教材中”。“为了科技和军事的目的,人们愿意将巨大的财力物力放在教育上,但不论在苏联或者西方,科学价值的评价与精神价值的评价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一种极其赤裸化的功利性教育。
而在中国,这种功利性教育的表现形式则为应试教育。在什么都是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的今天,学科教师的教育首要任务以及工作职责便是教授学科知识。
二、教育的本真面目——德育
1、德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和法纪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人之所以为人,与其他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不只是为了生存,他需要探索世界,找出活着的意义,按照这种意义去规划自己的人生,用这样的意义世界来引导、规约自己的物质世界,限定自己的欲望,从而创造出生活的理想与价值。
2、自主德育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需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不管对于何种知识的传授,理念的传承与道德习惯的养成,相较于被动的灌输,主动的吸收与获取无异于更为有效和彻底。因此自主德育对于德育工作的实施即凸显了其重要性。自主德育就是要求教育者把学生作为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这种活动过程能够独立的思考、自主的选择和积极的实践,久而久之养成自主德育的习惯。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来说,德育工作的施行并不适宜采用小学以及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模式。说教式的风格只会让学生们产生反感,继而产生叛逆心理,违反教育的初衷。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已经开始对社会形式的多样化,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加上西方文化的不断深入,网络媒体等的不断侵入,学生很容易就在诸多消极、腐朽的价值取向中迷失自我,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色情和暴力的腐蚀,在这样的情势下,教育者很难在主动的说教式德育工作中取得原本的教育初衷。因此自主德育必须要引导学生们学会自主承担责任,成为自主自觉的人,突破个体的局限与他人进行沟通,关爱他人,这才能教会人过幸福的生活,这才是本真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自主德育的推行方法
1、从说教的方式转换成对话的、沟通的方式,是一种从奴化的德育走向自主性德育的过程。自主德育以学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抉择再到自我践行为发展的基础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自主德育的推行理念是要求教育者在尊重、理解受教育者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和言行去引导受教育者,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使受教育者本体发自内心的赞同这种引导,从而才能去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最后做出抉择和行动。教育者应该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之后,才能与其交流,达到沟通的目的,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之后,才能更深的开展德育工作。
2、“任何真正人类的发展意味着个人的自主性、对共同体的参与和对人类的归属感这三者的联合的发展”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个性的树立已经初步成型,教师只有让学生们参与德育工作的活动之中,寻求师生共同发展,共同帮助和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德育工作的目的。比如说定期开展班会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对话讨论,讨论内容可以依据学生的宿舍生活来展开,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了解在群体中的所获得的反馈,对集体的归属,教师再加以正确的评论和适时的沟通,从而让学生参与其中,有感而发,这样才能获取自主德育的优良果实。
参考文献:
[1]雅斯贝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第50页
[2]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页
[3]埃德加·莫兰,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作者简介:赵晔文(1980—),女,汉,苏州,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硕士,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