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会丽
摘 要: 初中生物是一门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的课程,教材中有许多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实验。如何根据学生个体特点,依托生物教材特色,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教学效果更好是众多生物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着手,探讨分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分组合作 初中生物教学 实施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适应改革的需要,而分组合作学习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下面笔者就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分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分组合作的概念
何谓分组合作?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能够将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引导学生互助学习,并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作用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主要意义在于这样的分组原则不仅能够促进组内学生最大限度地取得进步,还能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实施分组合作,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而且能促进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创建生物高效课堂大有裨益。
二、分组合作学习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运用现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广,在我国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分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各个地区教师所追求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被逐渐运用于教学的各方面。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进行分组合作时,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分组合作教学流于形式。分组合作是新课标下对我国现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分组合作花费的时间更多,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不是对此种方法运用不当,便是不愿意接受这种改变。笔者曾听过同行的一节公开课,公开课的主题是《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课堂上,虽然授课老师在“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可能作出的反应”环节进行了小组讨论,但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显然“无动于衷”,甚至有些茫然。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该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不习惯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而是在公开课中将其作为一种“装饰品”,最终使得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能有效地深入课堂,从而流于形式。第二,教师在分组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不准。教师在生物教学分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充当的角色应当是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的“引路人”和“掌舵手”,在学生分组之初,引导学生了解讨论主题,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把握好讨论的方向,不使其偏离讨论的主题。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尚有不少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无法进行准确定位。有些教师则过度放大学生的自主定位,课堂上完全由学生主宰,教师完全不干预任何环节,也不对教学进度进行把握,保持自己与学生探索活动的完全隔离状态。还有些教师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整个课堂都是教师滔滔不绝,指手画脚。比如在学习细胞生活环境相关知识过程中,笔者就见过一个老师在学生分组学习之前设定了一个完整的活动列表,上面列出了学生何时该讨论什么内容,讨论时间为多少分钟等内容,而这种设定往往又与实际操作情况不相符合,原本学生对于“体内细胞与外界继续物质交换”内容更感兴趣,结果老师只给了两分钟的讨论时间,而对于“内环境中三种组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明白的,教师却花了五分钟时间讨论。由此可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的过程中,应当准确认清自己的定位,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于干涉,要有规律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开展活动。
三、分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1.合理选题
在进行分组合作活动之前,教师应先对班内学生进行分组,并且确定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明确的角色分工。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将小组成员人数控制在4至6人之间,然后重点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富有讨论意义的课题,可以贴近生活实际,也可以贴近大自然。如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蕨的形态结构”、“遗传病调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協调得当
确定完探讨主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自主合作和教师引导之间的协调工作,杜绝出现上述所讲的两种较“极端”的反面情形。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对学生合作进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适度指导,分寸得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交流点评
在学生完成分组学习探究之后,教师应当提供机会和平台让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成果。教师可以让各组通过汇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组间交流,在不同成果和观点的交流碰撞过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从而达到学生之间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当然,除了学生汇报合作成果之外,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合作过程中和合作完成后进行适当点评,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方式对内容进行精讲,一方面是对内容的梳理,便于学生记忆巩固,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反思小组合作中的优势和不足。
4.归纳反馈
在小组合作活动最后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对整节活动的一个归纳。笔者在小组活动完成后,一般不自己做小结,通常请一位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更系统和连贯地记忆知识,而且可以在总结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小结后可进行课堂反馈,这样教师能了解学生学习目标是否实现,有利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等。
合作学习是一种短时、高效、低耗的学习方式。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分组合作学习也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争论,在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下产生智慧的火花,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建燕,于智勇.探讨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2(27).
[2]董又春.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中旬刊),2012(4).
[3]颜清.中学生物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