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让课本生辉

2014-06-12 02:00成永委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4期
关键词:酸雨新教材探究性

成永委

新课标、新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和实践特别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当前,中学化学教师应以化学新教材为契机,将知识和能力的传播与学生探究性学习、终身学习相结合,把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渗透于化学教学中,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下面,我从四方面浅谈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如何紧密联系教材开展探究活动。

一、把握教材深刻内涵,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旧教材以知识传授为主,主要注重学习结果,不太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忽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人的个性发展。新教材摒弃了传统教材的弊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学会合作与分享,强调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把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科学知识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力图通过探究性实验和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研究,学会反思,巩固并拓展化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例如,“碱金属”第一节探讨“钠”的有关性质在旧教材中是演示实验,在新教材中改进为一边讲一边实验,让学生在教师预先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启发诱导中,逐渐领悟这种可切割金属的性质。又如,关于“离子反应”概念的导出,新课改教材通过三个承上启下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自己总结出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之间进行的反应在本质上就是SO42-和Ba2+之间的反应。这种变“满堂灌”为“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师生互动探究”的实验探究方法,充分体现了新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把握好新教材的这些深刻内涵,充实和完善相关的实验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实验设计思维在探究中逐步完善。

二、挖掘教材现实题材,确定探究研究课题

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遇到的挑战是如何对探究性学习进行选题。能否选择一个适当的课题,对于研究能否开展影响很大,对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教师要做一系列的启发工作,给学生提供一些课题的示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的现实题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精心设计课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千万不要为“探究”而“探究”。例如,在学习了酸雨这节内容之后,学生提出了“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的研究课题。很显然,这样的选题太大:地域上要考虑全球,内容上要考虑酸雨具体含义、酸雨的形成原理、酸雨的危害、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等等,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是根本没有精力完成的。这时我就指导学生把选题改为如下子课题:①酸雨的含义;②酸雨的形成原理;③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④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然后分组行动,再统一交流与讨论探究的结果,最后总结归纳相应知识。如此选择具体的某一方面的内容作深入的研究,不仅缩小了研究的范围,有利于资料的收集,显著提高操作性,而且其研究成果还会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明确教材教学目标,选择探究核心内容

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究活动有很多,但是,由于教学安排和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并非所有的实验都具有探究的价值。因此,只有精心筛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有指导性作用,同时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才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才有利于诱导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例如,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这节的教学中,具体安排四个实验:粗盐的提纯、可溶性杂质的除去、制取蒸馏水、萃取。以学生的现有基础、素质等条件不可能把四个实验都进行探究,也没有必要全部进行探究,所以我慎重选择本节课的探究实验。这四个实验中,粗盐的提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很熟悉的内容,习惯性的固有思维会阻碍学生对其进行探究,因此排除这个实验。制取蒸馏水这个实验虽然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但考虑到学生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涉及蒸馏操作的机会不是很多,而且这个实验所能覆盖的知识点不够全面,也就是说它不是中学阶段的核心内容,建议将它安排为课外的社会调查。而萃取实验,学生比较陌生,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如果要开展这个探究活动,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影响实验结果等问题;或者学生由于还没有掌握萃取的基本常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只会笼统地回答“是”或“不是”,而没有办法进一步探究下去。在教学设计中基于以上问题,我决定不把这个实验安排为课堂实验。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可溶性杂质的除去这个实验。我认为这个实验是本节课探究的核心内容。而且,课本没有具体、全面的实验操作设计,這正好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在知识内容的深度、广度、扩展度上都很适合学生探讨。如果本节课将探究的重点放在其他实验课题上,教师必然要进行补充比较多的内容,不仅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偏离了本课题原有的教学任务,是典型的“为探究而探究”。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挖掘出其中蕴涵的探究因素,通过核心内容探究性实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而不要脱离教学主题。

四、设计教材实验方案,培养实验探究思维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它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则的理解,也有助于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一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有利于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必修2第四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S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此实验无明显现象,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可以在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的红色溶液中通入SO2,若红色褪去,证明发生反应。但是,同时有学生提出质疑:溶液褪色也许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而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于是,有学生提出下列分析思路:方法一:在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新出现,则是第一种解释正确,否则第二种解释正确。方法二: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红色不再出现,则是第一种解释正确,否则第二种解释正确。然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分组讨论中,学生之间相互分析、相互纠正,激起思想火花的碰撞,充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并根据实验现象的分析探讨,逐渐得出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SO2和双氧水是否发生反应。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共识:若SO2和双氧水发生反应将会生成SO42-,所以,可以通过检验SO42-是否存在证明。学生积极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SO2的化学性质。

本节课中,实验验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优化实验、优化思维的过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结构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实验的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有的方案很合理,有的方案较合理,也有的是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不可操作的,但每个学生都积极地进行了思考,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方案时对知识的验证过程。同时,经过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思索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的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紧密联系教材实施探究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的发展更具独立性和创新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曹宇辉,傅志杰.例谈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设计.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2012.

[2]于少华.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生化学学习需求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9.

[3]董新伟,刘知新.化学情境资源开发的实用工具Windows Movie Maker.化学教学论:化学教与学,2011(3).

(作者单位 广东省高州中学)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酸雨新教材探究性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近10年汉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
酸雨状况:酸雨城市占全部城市数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