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娈
[摘 要]在课堂中使用各种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激趣、语文教学、教学手段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升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等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从以下方面谈如何激趣。
一、目标引领、确定方向
学生到了中学,已经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先帮每位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即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堂课好比一部电影,精彩的电影会吸引学生的兴趣,课前导语则是者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课前导语亦如此。导语要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兴奋的状态进入学习活动。如我在讲《七根火柴》时就用了这样一段导语:“大家知道,火柴是多么寻常之物,很难引人注意。但是,在特殊的年代,火柴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七根火柴》的背后蕴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那是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课文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鼓励加肯定、激发兴趣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提出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尊重,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将其挖掘并无限放大,并且带动其他的学生共同进步。我们课堂上多为学生竖起大拇指。
新课标也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会、感悟。并适时给与肯定。个人性评价与小组性评价相结合,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的机制激发学生兴趣,如小组竞赛背诵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后进生往往受表扬的机会较少,这使他们感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有一种自卑感。然而每一位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平时在语文教学中我正是抓住这一点,总是非常细心地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然后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后进生沐浴在被肯定,被承认的温馨之中才成功地转化了很多后进生的。当然在后进生进步的过程中,每个孩子沐浴在认可的阳光中,课堂上所有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即使是有老师或领导听课时,他们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自卑”这个敌人以彻底被他们战胜了。
四、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是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有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教学、激发兴趣
教學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因此,教师要采用多变的教学手段,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得有声有色,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得更有滋味。
参考文献:
[1]杨玉明.让孩子快乐学习.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第2期
[2]邓玉博 .让课堂更高效.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