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璋斌
【摘 要】实验活动课的分组成功与否,直接导致一节课的成败。
【关键词】科学课实验分组失败慎重
分组实验,是科学课的常规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科学素质的必要途径。
今年4月,我们花山区为了选拔选手参加市科学优质课评选,举行了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区优质课评选活动。结果在学生分组实验环节上没处理好,影响了全课的质量,使课上得不尽人意。
我上的是科学苏教版五(下)的《折形状》一课。课中有让学生分组实验动手实验环节,因此,必须要在上课之前将全班学生分组若干个小组。
上课的地点是在我校的阶梯教室,我让学生提前几分钟来到阶梯教室,把学生有序地安排到阶梯教室中间前面几排坐下。阶梯教室中间的座位一排有十一个座位,全班50多人,一共坐了五排多。接下来我给全班同学分组。怎么分呢?我考虑我让学生做的实验是把A4纸折成三边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和圆形纸筒,然后再实验每一种纸筒的承重量。折的时候所花的时间肯定不会少,再加上折完后还要作载重实验,学生实验完了还要作汇报总结,所以怕组分多了,结果时间会不够用。又考虑到如果把座位的中间设立小组,座位比较挤,组长上来领实验器材不好走。因此,我就主观地粗线条地把前三排一分为二,定为1、2两组;后两排也是一分为二,定为3、4两组,全班总共分了四组,这样我认为学生实验完了,然后做汇报时,也就四组,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分完组,还要选临时组长,根据举手情况,根据观察到的学生的精明程度,我每组指定了一名临时组长。
正式上课了,经过“趣味导入”、“揭题”,再引导出要学生用四张同样的纸,去折四种形状的纸筒。在经过强调折纸筒和实验注意事项后,我就要各组组长上来拿实验器材——四张纸和蜗牛胶。这时组长纷纷上来拿实验器材,我也闷着头发,发到后来都发完了,还有几个组长上来要拿器材。这是我才意识到:坏了!组是分了,但有的同学还搞不清自己分在哪一组,因此,就自发地选组长上来要领实验器材。我哪有那么多呢?我要后来上来的所谓组长回到自己的组里,参加组里的活动,这几个同学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我再仔细观察全班实验活动情况。有的组组长在该组的一个角落,便和周围的几个同学做起实验来。而本组的大部分同学因离组长远,又因为阶梯教室的座位是长条形的,很拥挤,过不去,要强行挤过去,又怕因违纪,受老师批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角落里的组长和几个同学在做实验,大部分同学只能干坐着,遥看本组和其他组的同学去做实验。其他几组也是大同小异,即使组长在中间点,也只有几个同学在做实验,而大部分同学却得不到动手实验的机会。过了一会,没实验做的这些同学坐不住了,有的把自带的本子撕下几张纸,自己做起了实验。更多的是无事可做,东张西望,吵吵嚷嚷,阶梯教室顿时像开了锅。这时我意识到组分得不当,一边巡视,一边散发纸张,想让没事干的同学有事干,但这只是亡羊补牢。
到了一定的时间,我看好几组的实验记录已经填写好了,我示意同学们停下来,我们要进行评价总结了,但总是安静不下来,因为有好多同学还在做我后来发下来的纸的实验,还沉浸在实验里呢。我利用拍手和喊“一二三”,才强行要学生安静了下来。搞得我好狼狈,这可是优质课评比呀!
到了學生汇报的时候,由组长代表本组汇报实验的结果。当有一个组长在代表组里汇报实验结果时,就有一个同学叫起来:“这只是他们几个做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我们组,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做!”我愕然了,我勉强压制住了这个提异议的同学,但提异议的同学还满脸的不满,还有很多没做到实验的同学也露出不满的情绪,争执声喋喋不休。我只好草草让几个组长作了汇报,最后我也是匆匆作了全课的总结,显得乱了章法,其课也无优质可言。
课后我反思,问题的根子出在分组上,一是组分得过大,每组十四、五个同学才伙同一个实验,每组再增加两组都不多。应该四、五个同学就要分一组,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实地参与实验活动中,去体验实验的过程。二是有的组长位置不居中,造成少数几个做实验,大多数同学闲着,没事可做。如果怕组分多了,汇报的时候耽误时间,就有选择地让几个组详细汇报,其他组可以简略汇报,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活动,也不耽误汇报的时间。
实验活动的分组,虽然不起眼,但往往直接导致一节课的成败。我以后要是再遇到上分组实验活动课时,一定要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