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2014-05-30 13:50李守怡
关键词:指导训练作文教学

李守怡

【摘要】 初中阶段在语文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中学语文老师一直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将从四个方面谈如何立足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这些现象,最好的方法是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把抽象变为具体,这样效果会事半功倍,进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教材 兴趣 目标 指导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5-017-02

七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那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材现行编排和学生基本写作现状的基础上,能够首先尊重教材,同时又能紧扣教材本身,动点脑筋、想出办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体心理的发展,开启思维、拓宽途径、挖掘适合学生作文训练的读写结合点来创造性的应对教材,切实保持、保证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升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是决定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然而,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提笔似有千斤重,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也感到“无规可循,无法可依”。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深切地感受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把作文教学贯穿于平日的课文学习中,把解读课文与作文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它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让他们头疼而烦恼的事情,一个“怕”字当头。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生活经验,心中无物,看到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笔,形成了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于这些现象,最好的方法是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把抽象变为具体,这样效果会事半功倍。习作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实践里,仔细观察,展现人物性格,让你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一、细致观察,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展现人物性格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一个人的外貌,往往是从多方面进行的。这些方方面面,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或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外貌描写的顺序也会有变化。总之,外貌描写要有利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文章的外貌描写是成功的。如《列夫·托尔斯泰》中的描写:看着他那犀利的眼睛真是惊人,这是一副真正能够透视人心的眼睛,他看着别人的时候就像在透视别人和窥伺别人的灵魂,直击别人的要害让别人冷不丁地想倒退一步,我想避开他那黑豹似的目光,可是却无法成功。那植被多于空地的头,那两片厚厚的嘴唇被大把大把的胡须缠住,那鼻子,那黑色的脸,简直是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脸,可是,当他拥有着足以透视别人心的眼睛,就再也不像是一张普通的脸了,就像是上帝的完美杰作,他的脸和他的任何东西就只是他那双眼睛的装饰物和外壳罢了,既普通有“完美”。写出他的眼睛,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写他的眼神和目光,表现他的沉静平和、睿智深遂、刚强、熠熠生辉。

二、按合理的顺序描写(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一般从上到下),从身材、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描写人物

写身材、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而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也所谓“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如《芦花荡》中的描写: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1)从老头子的身材、容貌、精神面貌等外貌特征,我们看到了一个精明强干、老当益壮、机警干练、自信的老头子。(2)描写老头子外貌的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又如朱自清《背影》中的描写: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山那边月台,那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姿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从外貌、动作的描写,我们见到一个朴素、年老、肥胖、充满父爱的父亲,写的多么亲切动人。

三、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善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文章的语言生动而传神达意呢?其实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使语言精彩纷呈,从而增强表达效果。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手法。一、比喻,使语言具有形象美比喻,最大的好处是使语言具有形象性,使读者对比喻的人和物可感、可想、可触,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家的笔下更是妙笔生辉,如冰心《老王》中的描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①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着伛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死面如灰,两只眼上结着一层,分不清那一只瞎,那一只不瞎。说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②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③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④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好些了吗?”(1)画波纹线的一句①句和③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准确又生动形象,使人物外貌栩栩如生。(2)写老王的姿态和身材时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画波纹线的④句运用了侧面衬托的写作手法,突出了老王变化很大,病弱得让人吃惊,突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这些都是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善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四、适当插入议论、抒情,体现作者对人物的情感与评价(爱憎与褒贬)

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印象更深刻。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在对左拉的肖像描写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

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更应该如此。习作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实践里,仔细观察,展现人物性格,让你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 参 考 文 献 ]

[1]《语文课程标准》.

[2]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

猜你喜欢
指导训练作文教学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