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军
【摘要】 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它包含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并评价交流等要素,这些要素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核心——证据。基于证据是探究教学最深刻的本质。
【关键词】 科学探究 证据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5-006-01
当前的科学教育越来越重视科学探究在课程教学改革的作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并将科学探究纳入“课程内容”。但纵观当下的科学教育现状,依然面临巨大的困境:教师忽视科学探究特质,学生动手机会少,用课件动画甚至做题代替探究,学生感受不到科学的真实与震撼。或者探究的形式有了,但实质依然是知识性课堂,目标依旧只有一个:简单直接地教授正确的结论,只是传递知识而无法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实践,总结出尊重证据、寻找证据、解释证据的实施路径使探究教学走向深刻。
一、尊重证据:提问有依,猜想有据
“提问有依”就是强调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问题情境就提出问题的“依据”,只有当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真正开启。例如:上“大气压强”这一节课时,教师把一个小试管套在一个大试管中,然后把试管口朝下,看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不是下降而是上升,学生无不感到好奇,依此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什么力使得小试管不下降反而上升呢?”问题情境是产生问题的孵化器,我们往往就是通过熟悉的情境产生出新奇的问题。
“猜想有据”就是提倡有理由、有逻辑地说出猜想和支持猜想的证据。猜想是根据部分事实得到的不确定的结论,我们就是需要学生说出他们经验中积累的“部分事实”,从而使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联系在一起。猜想的关键在于引领,教师要带头讲依据,还要善于追问学生的依据,让学生进一步陈述“部分事实”。例如,学生猜想影响浮力的因素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依据是“铁块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另外一学生的依据则是“铁碗与铁密度一样,但却能够在水中漂浮”。到底影响浮力的因素是什么?此时就需要教师用事实依据来支持或反驳学生的依据,猜想本身就是“理由的竞争”,最后幸存下来的才是最逼近真相的“假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欣喜地注意到学生的论证行为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问题或猜想时主动说出相关的事实或证据。同时,常采用“我补充……”、“我和××同学相同的是……、不同的是……”等句式来陈述观点或事实,可见学生对证据的关注改变了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假设的陈述方式。
二、寻找证据:设计有方,改进有法
仅仅尊重证据是不够的,这只是探究的起点。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我们需要设计实验去获得更加翔实的证据。而设计实验的过程往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提升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
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笔者以低学力学生的实验方案为“毛坯”,经过具有中等学力的学生的改进和具有优秀学力的学生的完善,最后将“毛坯”发展为“精品”。每一次实验改进都是思维展开的过程。“他的方案还有什么缺陷?他为什么这样改?我能够做些什么?”“只有知道你改进的理由,我才可能学会如何改进”。在与他人对话、与依据对话、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和发展。
在探究教学中,不应直接把最终的探究方案告诉学生,要给学生留下创新思维发育生长的空间。科学探究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重走关键的那么几步”。在课堂上通过“设计有方改进有法”的展示,优秀学生带领中等生,中等生带领“后进生”,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属于自己的最佳发展区里发展,以自己的设计为起点,表达改进的依据,开发自己的思维。
三、解释证据:评价有思,交流有想
经过实验我们获得了新的证据,如何根据这些证据得出新的规律?我们得到的规律或者发现可靠吗?在“解释证据”的过程中,参与者的思想决定了整体评价交流的品质。
解释证据的时候要培养学生思想的独立性。有些教师“只要有学生说出正确的结论,对证据的解释就会戛然而止。”这样做最大的问题就是“结论与证据的关联被隔断了”。因此,解释证据需要教师放权来解放学生的思想,尽管他们对证据的解读能力是有所差异的,但直接告知结论对于学生提升证据的解读能力显然是低效的。教师应当让学生受限承担起“思想”的责任,把发现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和“想”才会主动参与,他们的证据解读能力才会提升。
在解释证据的过程中,学生起初比较习惯于挑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来得出结论,对问题数据视而不见。到了后来,学生明显更加重视论证证据的可靠性、全面性。学生认识到,由于某些条件无法保持相同,探究的结果会不可靠;当实验仪器不够先进时,探究的结果也可能不够准确。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评价有思,交流有想”能有效促进学生收集、处理和分析证据能力的发展。他们会自觉地手持记录本发表自己观点,在交流之前,学生已经开始重视利用对所有数据的归纳分析来得出自己的结论,能够借助组织化的书面语言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基于证据的科学探究就是“尊重证据、寻找证据、解释证据”的学习过程,正如南师大著名教授刘炳昇所说,“提出问题要讲依据,猜想假设要有依据,实验设计要有过程,交流评价要有证据,一句话,证据意识贯穿在探究教学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