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
摘 要:近年来,微博、微信凭借用户基数、内容形式以及传播路径的优势,迅速成为影响力最大的网络公共领域。微时代的到来,冲击政府和公务人员话语权威和公信力、加大了社会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同时,也带来了实现服务、高效、包容的智慧型政府转型的契机。为此,政府应用更加开放、包容、理性的态度直面微时代的挑战,整合资源,搭建“微平台”,建设立体化信息服务体系。
关键词:微时代;微平台;政府机构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5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平台已经成为社会结构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近6亿网友的庞大用户群体在微平台中自由言说,形成公众舆论,影响社会现实,这使微平台日渐形成一个虚拟的舆论广场和文化领地。随着打击网络谣言、规范网络秩序等一系列行动的深入开展,网络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对此,政府机构既要有应对微时代冲击的新思路,又要注重管理方式的深化改革,打造立体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一、综合性与专业化:微平台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6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1]。依托网络产生的微博、微信等网络话语平台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网络”的微时代。
(一)微平台的基本特点
第一,微平台的零门槛和多元内容。微博、微信的注册并不需要繁杂的权威认证,这使微博拥有尽可能多的用户可能;同时,140字的微博字数限制和1分钟的微信语音形式,也使微平台的内容更加多元,语言更加通俗。
第二,微平台具有即时性和开放共享性。用户可以利用客户端、网络等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布到平台,该用户的粉丝可以即时看到信息,并通过评论、转发、私信、分享等功能回应。
第三,微平台精准的裂变式信息扩散形式。微平台可以通过“转发”、“@用户”等功能实现信息传播链的裂变式扩散,最终弥漫成信息传播网。同时,“@用户”的功能可以直接将信息指向个别用户,减少信息的扭曲和失真,提高精准度。
(二)微平台的发展趋势
首先,微平台的用户成长趋势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注重质量升级。微博一改既往用户规模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均出现大幅下降。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微博使用率为45.5%,分别比上年降低9%和9.2%[1]。这是新兴网络平台分散了部分微博用户群以及打击网络谣言行动的深入开展的共同结果。
其次,微平台发展分化:从综合性通用微平台到专业化行业微平台。目前,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四大微博门户和腾讯微信占据了大半市场。综合性微平台间的竞争性推广日趋激烈,但有价值的信息极易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因此,针对特定人群、行业、领域的专业微平台细分需求就应运而生,如人民微博、新华微博更关注时政,搜房微博主要关注住房信息。
再次,政府微平台建设的发展趋势:一是应对思路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据《2013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新浪认证政务微博总数已超10万,较上年同期增长67%[2]。不少政府机构也开通了公众微信,如中国政府网微信、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的“广州应急-白云”微信。二是政府机构官方微平台的运作趋于成熟。不同于既往生硬固化的风格,如今的政府微平台从基本的页面布局到日常的内容发布,从话语风格到互动形式,都能做到既符合政府权威的整体形象,又契合网络传播的具体要求,在日常运营中更显成熟,突发事件应对上更显从容。
二、挑战与机遇并存:公共组织微平台发展的现状
网络的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力,给政府构成了冲击和挑战。但实践证明,微平台是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出色载体、言论表达的开放平台、参政议政的良好工具[3],更是政府发展的契机和管理的新渠道。
(一)微时代对政府的挑战及现实困境
1.政府的话语权威和公信力受到冲击
微平台对政府的挑战,突出表现为对话语权威的冲击。在网络时代之前,政府有着超然的话语权,政府凭借与民众的信息不对称和对传统话语媒介的控制力,占据着话语的霸权地位。而在微时代,社会各主体纷纷进入网络公共领域发声,政府再也不是唯一话语主体,话语权威被弱化。
2.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提高、难度加大
微平台的匿名性、开放性、即时性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和分享;但同时也给政府的网络监管、舆情预警、秩序维护造成一定的技术困难,提高了社会管理成本。尤其是敏感事件的发生,极易形成围观、怒骂等消极网络集群,产生非理性冲动,引发现实群体性事件。
3.微平台的固有缺陷及政府微平台自身运行问题
微平台的篇幅限制和主题形式,易致信息碎片化、阅读快餐化、文化表浅化等问题。同时,政府微平台的现实运行也有诸多不足:分布不均且被动消极;不关心民众诉求,互动性不强;定位不清,发布的信息与政府的形象、职能无关;更新频率、回应率低。最重要的是,政府微平台的运行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运行规则。
(二)微平台对政府转型的机遇
微平台给政府以转型为服务、高效、包容的智慧型政府,与时代、民众共发展的成长型政府的契机。
1.有利于深化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构建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履行自身职能的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微平台直接拉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疏通了官方舆论场与公众舆论场。政府官员通过“微访谈”,则直接打破了传统民众自下而上谏言模式的桎梏,实现了与民众的零距离沟通。微平台可以成为政府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窗口,成为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的新思路。
2.有利于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应对突发事件,构建高效型政府
微平台所特有的即时性、信息扩散的弥漫性等特性,使微平台成为信息传播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渠道之一。政府通过微平台发布信息,包括服务便民型信息、中央地方政策信息、新闻时事等。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微平台就成为政府第一时间发布事件信息、安抚群众情绪、引导社会舆论、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主渠道。
3.有利于开拓民众参政议政途径,进行科学决策,构建亲民型政府
网络给民众、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平等发言、自由发声、互动交流的平台。微平台更是具有后现代“公共能量场”特质的网络公共领域,各主体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发表意见,沟通交流。政府通过此平台吸纳民意,使民众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制定真正符合民意、汇集民智、反映民主的公共政策,构筑亲民型的政府。
4.有利于加强公众舆论监督力度,提高组织形象,构建包容型政府
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继承了BBS、博客的优势,并融合了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交互传播等有利条件,形成民众对政府和公务人员的全方位“共景”式监督。同时,网络舆论压力也有助于政府进一步完善工作细节、改进工作作风、维护组织形象。但这从根本上需要政府机构能有包容性的心态,耐心倾听群众的不同意见和反对声音。
三、适应与变革:政府与微平台的互动发展
近幾年,微公益大放异彩,微访谈如火如荼,“微”力量已经汇聚成影响时代的洪流。对此,政府必须进一步调整自身的工作思路,投身于微平台的组织建设中。
(一)进一步开放思想,适应微时代的新要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与时俱进,用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迎接微时代这一契机和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具有理性思维、专业知识、人文情怀的政府微平台;明确服务理念和信息公开的主动意识,既尊重公众言论自由和知情权,又要积极搜集民情民意,吸纳合理化建议。
(二)主动开通微平台,推动组织信息公开
政府通过微平台,公开组织信息、阐明职责功能、发布公共信息,一方面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便于群众监督,树立高效、透明、便民的组织形象。2013年,国资委、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等一批“国”字头机构相继开设了微博,而新浪部委微博数达77个,比上年增加31个,充分展现了高层抢占微平台的积极态势。这为基层政府微平台提供方向指南,更对我国政务信息公开起到表率作用。
(三)注重微平台运营,创新沟通服务方式
政府开通微平台,目的是拓展与公众交流的方式,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但现今政府微平台也确实存在职能模糊、回应率低的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政府不断优化微平台的运营:在管理方式上,专职管理,责任到人,培训相关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言语技巧;在功能定位上,定位明确,从发布型向互动性、服务型转变;在平台风格上,严肃活泼,打破政府传统的刻板印象,打造亲民的组织形象;此外,政府机构可以与垂直管理部门及横向联络部门建立联盟,形成互动的政府新媒体宣传网络。
(四)与主流媒体合作,加强舆情监管和舆论引导
微平台不仅是政府发布信息的渠道,更是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疏导舆情的重要阵地。目前,政府在面对舆情管理时缺少监控技术、缺少应对预案,亟须专业机构的协助。政府可以与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合作,进行舆情监管,及时疏导非理性舆情,并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舆论发展。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处理上,更需及时抢占舆论的制高点,第一时间通过微平台公告事件进程、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舆论,为政府赢得话语权和公信力。
(五)完善微平台的制度化管理,打造立體化服务体系
网络舆论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倾向,存在着信息的虚假性、非理性和审美情趣低下等弊端。因此,政府一方面要与公安机关联动,加强引导和部门协作,打击网络谣言,共同建构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从自身建设出发,制定微平台运营的规范标准,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信息沟通机制、信息处理机制、信息监管机制相结合的立体化信息服务体系,切实回应群众问题,解决群众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hlwtjbg/201401/t20140116_43820.htm.[2014-01-16].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3年度新浪政务微博报告[EB/OL].
人民网,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3/1226/c210118-
23952286.html.(2013-12-26).
[3]吴根平.我国政府微博发展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1(6):2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