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雪清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乏味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师在新课教学中缺乏创新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在新课导入和讲授中,情境教学的合理运用,能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常常谈起的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为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的,结合学生以及课堂的实际需要,营造或创设一种适应教学内容的氛围或场景,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程内容。情景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断杼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就是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
教师可以把情境教学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同环节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功能。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要素,紧扣课程内容,能够引导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艺术,如案例情境艺术、诗文情境艺术、表演情境艺术、故事情境艺术、推理情境艺术、视频情境艺术、角色互换艺术、新闻情境艺术、成语情境艺术等等。下面就新课导入与讲授中的情境创设谈一谈个人教学经验。
一、新课导入中的情境创设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进入课堂,教师要先起好开头,力求新颖、精彩、活泼、巧妙。政治教师如果在导入新课中拘泥教材,形式呆板,那么“死”的理论将会更“死”;倘若标新立异地采用一些富有活力和生机的情境教学艺术,或运用名言警句、热点报道,或巧设比喻、设疑布阵,或开宗明义、单刀直入,将会收到先发制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在个性、领悟能力以及智力水平层次不齐,要对所有的学生都产生吸引力,除了做好详尽周到的备课外,关键要理解“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把握好一个“导”。具体来说,新课导入时,情境教学艺术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巧妙地使用幽默法,创设活泼情境。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法,创设笑话情境,能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调整情绪,激发求知欲,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述“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这个知识点时,笔者用一则笑话导入话题:一个人每次上街都要买四个烧饼,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两个还债,一个放债,一个自己吃。”对此,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此人说的“还债”和“放债”是什么意思?(2)通过笑话,你怎么理解公民在家庭中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过来,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问题认真地听课,很容易就明白了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2. 设置疑问,发人深思。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教学中应精心设置疑问,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学生苦思而未得到答案之时,教师再给予解惑,点铁成金,让学生在疑中开拓,迷中悟理,这样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例如,在讲述“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绪”时,笔者采用疑问情境艺术。教师向学生提问:“一对孪生姐妹到公园玩,回家后母亲诉说他们对公园的看法,姐姐高兴地说:“那真是个好地方,荆棘上开满鲜花”。妹妹苦着脸说:“那个鬼地方真讨厌,花下面到处都是荆棘”。
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姐妹俩竟会生出不同的感觉呢?这一问题的提出,给学生心中造成某种悬念,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究和发掘,顺利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歌曲育情,心旷神怡。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现代的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艺术同样需要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抓住事物主要特征,用歌曲激发学生情感,把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例如,讲授“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一课在班长喊“起立”的同时,我和学生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嘹亮的歌声萦绕于耳,学生们情绪非常激动。笔者问他们唱完国歌有何感想。学生们就本课的主题踊跃发言,教学进入一種激情澎湃的状态。在讲授“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配以歌颂社会主义的歌曲《走进新时代》,这就使得课堂一开头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氛围中。
4. 视频导入,形象直观。采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作为切入口导入,可以使内容形象、直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节时,我播放了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一段视频,当同学们看到英国米字旗落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回归祖国庄严的情景时,激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及时导入新课:“香港回归祖国遵循哪一项基本方针?这项方针有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区也适用这一方针?”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课所学的内容。
二、新授课情境教学艺术的创造与运用
在新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多次运用情境教学艺术,也可以运用多种情境教学艺术。中国书画家历来提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艺术风格,政治课情境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在分析教材时清晰明确,条分缕析,角度多变;阐述事理时,细致入微,情理兼备;讲解事例时,血肉俱全,形象生动。使学生如游名山大川般领略到千种风光,万般景致,感到“家事、国事、天下事,尽在三尺讲台中。”那么,创设哪些教学情境才能使新课讲授达到“疏密有致”的效果呢?
1. 精选案例,投石问路。通过案例结合课本知识与社会热点,在课堂上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教学“我国的宗教政策”一节时,笔者提供一个案例:某日,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来到基督教堂门口,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学习。”乙反驳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要向宗教宣战。”丙对乙说:“宗教信仰自由了,你宣传无神论已经过时了。”丁反问丙:“既然宗教信仰自由了,为什么信仰宗教的群众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不是违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吗?”然后让学生们评析案例中这四位同学的观点,在学生辨识不清的情形下,笔者投石问路,就社会热点与教学难点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运用新课知识对若隐若现、真伪难辨的拟真情境做出自己独立判断,引导学生关心政治,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2. 故事搭橋,理解主题。众所周知,学生都特别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教师如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魅力和叙述技巧,将形象生动的故事运用在恰当的地方,就能很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教学“个人离不开社会”一节时,笔者引入一个故事:有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妄想世上的人都死光了,就剩他自己活着。可是他后来仔细一想,为了让自己有烧饼吃,得留一个做烧饼的;为了避免一个人寂寞,得要一个妻子;为了有衣服、鞋子穿,还得留下一个做衣服的……结果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不得留下很多人。笔者由此便启发学生: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能离开社会。这个故事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加深对“个人离不开社会”的理解,
3. 巧设推理,由表及里。教学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自己去推论,教师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学生去发现得尽量多些。在讲授“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时,笔者绕开枯燥无味的条文说教,采取了情境教学法。笔者先向学生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几位旅游爱好者路过贫困山区,途中遇到一个十几岁的放羊娃,便问:“你小小年纪为啥不去上学而来放羊啊?”
答:“挣钱呀!”
问:“挣钱准备干吗?”
答:“盖房呀!”
问:“盖了房子呢?”
答:“娶亲呀!”
问:“娶了亲呢?”
答:“生娃呀!”
问:“生了娃让他做什么呢?”
故事讲到这里,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放羊娃是如何回答的,而笔者的叙述却故意戛然而止,让学生自己去推理。这种巧设悬疑推理的情境教学艺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当学生的发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渐渐靠近答案时,笔者才将底牌一掀——‘放羊呀!教室里顿时欢声四起,学生们既为自己的推理接近正确答案而欢呼雀跃,也为这个发人深省的回答而回味无穷。此时此刻,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好好读书,已在学生的参与、推理和领悟中凸现出来,个中道理不言自明。
在新课讲授中,我们应该广泛的使用和创设角色互换情境、表演情境、发现情境、对比情境、实验情境等等方法,发挥情境教学的独特魅力,能使课堂气氛热烈,自然地激发出学生迫切参与的欲望,让学生乐学爱学。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新课程倡导“参与式”、“探究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学、玩中学、学中玩”。情境教学艺术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才干,真正做到想学、乐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这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