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三数学期中考试的反思

2014-05-30 21:30张英利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通法例题命题

张英利

今年我承担了高三两个理科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但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试卷难度中等偏下,从答卷情况上看,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考试存在的问题

1. 基础不扎实。

(1)运算不过关。不具有很强的运算能力有些同学分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计算错误,尤其是计算题上,第一步就算错,以后就没分,思路再清晰也不得分。而且用了很长时间,做了很多无用功。

(2)没有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很多同学对第19题命题q的处理产生错误。19题原题为已知命题ρ:指数函数f(x)=(2a-6)x上单调递减,命题q:关于x方程x2-3ax+2a2+1=0的两个实根均大于3。若ρ或q为真,ρ且q为假,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错误解法是若q为真命题,则△≥0,3a≥6,2a2+1≥9,求交集得{x|x≥2}。命题q的解法考查了二次函数根的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其解法蕴含着数形结合思想。

2. 答题不规范。在解答计算题时抓不到采分点,把许多重要的、必要的式子略去,缺少关键步骤,尽管写了很多,都是没用的,失分在所难免。

(1)判断f(x)的奇偶性(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2)若f(x)在[2,+∞)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范围

恒成立,即a≤2x3在[2,+∞)上恒成立。只需a≤(2x3)min而x=2时,(2x3)min=16,故a≤16而大部分学生答案为:(1)f(x)为非奇非偶函尽管结果正确,也不能得满分。他没有表达清楚16是怎么来的,第一问丢了条件。规范的表达包含了数学语言、符号、基本定理、运算法则;还包含着重要的解题策略、解题思想、解题方法;反映着思维的敏捷性、连续性、深刻性、一致性、逻辑性、抽象;这个表达体现着操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最直接的道理是让别人能看懂。所以規范的表达解题过程是很必要的。

二、今后教学努力方向

1. 充实自己,认真备课。精钻细钻《考纲》,研究历届高考典型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基础差,习惯差的同学,主要以鼓励为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明确复习方向,在6道高考的解答题中,主攻前3道和最后1道选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立体几何,概率统计,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平面几何,数列把他们作为复习的重点,讲细讲透,让大部分学生能达到预期目标。后两题是难题,主要是解析几何,导数与不等式,要求大部分同学做出第一问,后面尽量去做。

2.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根据每班的学生情况把学生分为三成;分数在100以上的为第一层,对他们的要求是选择一些中等偏上或稍难点儿的题让他们去完成;分数在60到100的为第二层,选择一些中等或中等偏上的题目给他们;分数在60以下的为第三层,对他们的要求是掌握基本公式,会简单应用。不管哪层,最低要求掌握基本公式、定义、定理,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都离不开教材,教材就是本,就是纲。

3. 夯实基础,融汇变通。通过对历届高考试卷的研究,不难发现许多高考题就是将教材上的例题进行了引申,拓展,变化。虽然年年高考,年年千变万化,但其无论怎样翻新都是基本知识的重组,教材是本是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所以只有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定理、定义、例题学透,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要注意培养对知识的拓展深化融合。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把定义、定理、公式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同学反复去练。也可以选一些简单的直接套用公式的题让学生去做,去练习,去巩固。对那些还不达标的同学,可以利用自习时间单独考查,各个击破,直到合格为止。

4. 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精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通性通法。所谓通法,就是一种可以解决一类具有相同特征的数学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让其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多观察、多归纳,多总结,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精挑细选一些代表性强,变式多,难度适中的例题精讲细讲,要让学生能理解透彻,从而做到熟练掌握,举一反三。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道题考查了那些知识点?这些知识你是否已经掌握了?能不能形成通法?再举一反三,让同学模仿练习,从而熟练掌握,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巩固,最后形成能力。

5. 试卷点评,解决共性。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好的手段就是考试。无论大考小,题多题少,能发现问题即可。考试后对犯错误较多的问题要细讲详讲,涉及到计算问题重点强调,尤其是愿意犯错的地方,还要强调哪些是关键步骤采分点,哪些该写在卷面上,哪些不该写,为高考打好基础。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自我反思,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只要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就是一次小小的进步。

猜你喜欢
通法例题命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则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一站命题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