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数学课的教与思

2014-05-30 21:31蒋敏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外角参与度内角

蒋敏

摘 要:随着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缺失,较多学生对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这一现状着实让人担忧,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怎样能让学生喜欢数学,不怕数学,亲近数学,进而愿意研究数学呢?如何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参与课堂,是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如何及时得到学生课堂的真实反馈情况,也成为了老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训练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57-001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几何复习课,学生往往感到枯燥,因此课堂的参与度不高。如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教师关注的问题,及时得到学生课堂的真实反馈情况也成为了老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为此,本人在一堂数学课中,做出了一点尝试,在此介绍一堂数学课的教学与反思。

一、问题导入

如图1,这是一个五角星ABCDE,你能计算出

∠A+∠B+∠C+∠D+∠E的度数吗?为什么?

(必须写推理过程)

对于刚几何入门的学生来说,这个几何图形稍显复杂,而题目也仅仅只给出了五角星ABCDE这个信息。要学生仅根据这个图形探索出结论,学生往往感到比较茫然。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我作了简单的启发:引导学生回顾到目前为止学过的几何知识;观察图形,里面含有哪些基本图形;联系基本图形涉及到的知识点。

学生1:在五角星ABCDE中五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五个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5=900°,所以∠A+∠B+∠C+∠D+∠E=900°-360°×2=180°

学生2:如图2,连接CD,∠ECD+∠BDC=∠EBD+∠E,△ACD的内角和为180°,所以∠A+∠EBD+∠C+∠D+∠E=180°

学生3:如图3,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C=∠1,∠B+∠D=∠2,∵∠1+∠2+∠E=180°,

∴∠A+∠B+∠C+∠D+∠E=180°。

归纳小结: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通过比较发现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来解题是最为简便的。对于图形的隐含条件,如何运用或者说运用哪些条件来解题就是学生的困惑之处了。这时数学分析法显现出了它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已根据学生的四大组座位给予简单的分组,答对有加分。借助组与组的竞争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变式训练

上题是一道由基本图形构成的基础题,对这一题进行小小的变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解题方法的比较,了解到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的巧妙之处,。

变1:如图4,如果点B向右移动到AC上,那么还能求出∠A+∠DBE+∠C+∠D+∠E的大小吗?若能结果是多少?

生4:如图5,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A+∠D=∠1,

∵∠1+∠DBE+∠C+∠E=180°,

∴∠A+∠DBE+∠C+∠D+∠E=180°;

在这一变式中,学生的解题还是很发散的,有的同学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来绕,最后绕不出来败兴而归。有的学生总结后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思路清晰,过程精练。这时,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尽管这题多解,但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思考,发现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最优的。渗透归纳总结的思想,争取达到会做一道题,就会做这一类题的境界。同时仍引导学生在前两题的基础之下,完成以下变式题。

变2:如图6,当点B向右移动到AC的另一侧时,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

生5:如图7,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C=∠1,∠B+∠D=∠2, ∵∠1+∠2+∠E=180°,∴∠A+∠B+∠C+∠D+∠E=180°;

变3:如图8,当点B、E移动到∠CAD的内部时,结论又如何?

生6:如图9,延长CE与AD相交,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A+∠C=∠1,∠B+∠E=∠2,

∵∠1+∠2+∠D=180°,

∴∠A+∠B+∠C+∠D+∠E=180°。

如此,一节课结束了,最终统计小组得分,全班其他同学给获胜小组以热烈的掌声庆贺。这样的一节课,几乎人人举手,都有成为小老师的机会。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也都很喜欢这样上课的模式,当然若永远这样上下去,他们也会觉得枯燥了。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种上课的模式,或者说是个性化的课堂。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以导入问题—小组合作—大班交流—归纳总结—训练反馈的模式进行的。整节课借助组与组之间竞争的暗流,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曾经我的课堂也冠冕堂皇的打着小组合作的幌子,冒充着高效课堂,始终是只有形而没内容。我也一直困惑着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在活动前,必须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组长应该怎样组织,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做什么、怎样做,都要使学生明确。

大班交流之后,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实且及时的把他们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我,我的方法是:学生大班展示结束后,理解了的同学就给予掌声。这时为了保证反馈信息的真实性,我会随机抽鼓掌的同学再次讲解一下思路,从而若有学生不会,也不敢轻易鼓掌了。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掌握好,我会短暂的停留一会儿,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各自再次理一下思路。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外角参与度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变化的外角,不变的外角和
添加辅助线 巧用外角性质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角形分割问题
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