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波
【摘要】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 的水平变化, 探讨NT-proBNP 用于评价心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97例,其中冠心病67例,高血压心脏病42例,心肌病37例,瓣膜性心脏病51例,以及健康对照20例,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浓度, 同时采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末内径、左房内径及左室的射血分数, 以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 法) 比较NT-proBNP 在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NYHA分级间的差异。结果:在所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 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且NT-proBNP浓度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地升高( P<0.05) ;在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EF)呈负相关,即NT-proBNP浓度随EF值下降而上升(P<0.05),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现NT-proBNP与射分数等指标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均顯著升高, 其水平值的高低可以反应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 心力衰竭; 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98-0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是心血管主要疾病之一,过去主要依靠NYHA 分级或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值来判定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NYHA分级多带有患者的主观性且干扰因素较多[1],LVEF主要评估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而脑钠肽( Brain natriuret ic peptide, BNP) 和NT-proBNP作为对一项新的评估心力衰竭的指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2],并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 水平变化, 比较NT-proBNP与NYHA 分级及LVEF之间的关系, 以探讨NT-proBNP 在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功能状况的评估价值和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 1病例纳入和分组 研究组: 纳入2011年元月份-2013年6月份在我院心内科及老年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200例,其中冠心病67例,高血压心脏病42例,心肌病34例,瓣膜性心脏病57例,除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并纳入同期入院对照组20例,经过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全部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无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
1. 2临床资料 入院后对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NYHA) 进行评估, 同时在入院后48 h 内完成心脏彩超检查, 收集左室舒末内径、左房内径以及左室的射血分数等指标。
1. 3NT-proBNP的检测 所有对象均在入院后24 h 内取静脉血2. 5ml,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及老年内科各自科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 含量[3]。
1. 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 13. 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对于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不同心脏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NT-proBNP值、左房室内径以及射血分数同对照组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各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左房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所有心力衰竭组患者中NT-proBNP值显著升高( P<0.05)。冠心病组,高心病组及心肌病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 但瓣膜性心脏病左室的射血分数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心力衰竭患者同对照组间各项指标的比较
平均年龄(y) 左室舒张末期
内径(mm) 左房内径(mm) 射血分数(%) NT-proBNP
(pg/ml)对照组 60.56±11.45 61.99±10.86 23.65±5.12 62.14±6.85 164.56±125.25冠心病组 62.10±12.93 61.99±10.86 39.95±5.80△ 40.11±6.60▲ 4521.48±4478.56●高心病组 63.25±10.76 59.58±10.61 43.02±7.81△ 50.29±17.43▲ 4825.57±5086.85●心肌病组 56.16±12.50 61.66±11.90 45.52±7.09△ 34.51±11.72▲ 4647.16±4327.03●瓣膜病组 59.22±11.92 55.42±10.83 52.50±11.83△ 59.67±10.35 3792.67±4273.90●注:与对照组比较,t=11.31,10.08,12.05,10.53, △P<0.05;t=12.99,2.92,9.60,▲P<0.05;t=4.33,4.08,4.61,3.78,●P<0.05
2. 2 非瓣膜性心脏病及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间Pro-BNP值的差异 从表2 的结果可以看出, Pro-BNP 值在冠心病,高心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NYHA II,III,IV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且NT-proBNP浓度随NYHA 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地升高(P<0.05), NT-pro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即NT-proBNP浓度随LVEF值下降而上升(P<0.05)。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Pro-BNP 值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NYHA II,III,IV级间亦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是LVEF与NYHA分级及NT-proBNP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2 非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LVEF及NT-proBNP值的比较
NYHAn LVEF(%) NT-proBNP/pg*ml-1I/II 级 冠心病1159.41±9.45 1141.00±1281.96高心病14 68.08±7.30 924.29±1297.19心肌病07 44.59±6.0 906.42±475.55III级 冠心病37 41.46±12.38 4260.21±4187.22高心病16 48.82±13.16 5808.69±5710.52心肌病20 34.57±12.30 3795.35±2337.37 IV 级冠心病19 29.35±6.05 698695±4900.86高心病12 31.25±6.78 8066.33±3748.99心肌病10 27.33±8.40 8969.80±5472.29注: 组间各项指标比较, F=3.42,4.12,P<0.05
表3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LVEF及NT-proBNP值的比较
NYHAN LVEF(%) NT-proBNP/pg*ml-11/II级 11 61.66±6.20 577.09±385.78III级27 61.07±9.69 3405.63±4008.41 IV13 55.07±13.40 7317.54±6317.67注: 组间各项指标比较, F=2.89,4.32,P<0.05
3讨论
脑钠肽(BNP)首先是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纯化的利钠肽[4],由心肌细胞合成的134个氨基酸的prepro-BNP,在进入血循环后降解產生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和一个无活性的76个氨基酸片段NT-proBNP。BNP具有利钠,利尿,扩血管,降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在心室压力,心室容量和心脏负荷增加时由心室肌分泌[5-6],在心力衰竭时BNP及NT-proBNP均明显升高,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以心力衰竭的诊断,评估及预后的判断。而NT-proBNP因半衰期更长,心力衰竭时浓度更高,升高更明显,因而较BNP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研究发现NT-proBNP水平在所有心力衰竭患者组中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升高而升高,表现出了NT-proBNP与NYHA分级的良好相关性;在冠心病,高心病及心肌病组中,NT-proBNP水平随LVEF下降升高,即NT-proBNP水平与LVEF值呈负相关,但在瓣膜性心脏病组中NT-proBNP水平同LVEF值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笔者分析原因是因为瓣膜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瓣膜的病理改变,而LVEF往往能通过代偿而保持正常,在瓣膜狭窄或瓣膜关闭不全时,心脏血流动力学会受到影响,心房和(或)心室容量负荷和压力会增加而导致NT-proBNP异常的分泌。既往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值来判定心力衰竭仅限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而BNP及NT-proBNP在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及心瓣膜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上提示BNP及NT-proBNP是反应心力衰竭的一项准确而敏感指标。本研究发现在NT-proBNP升高患者中LVEF>50%有34例,提示可能与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有关,而LVEF<50%患者中NT-proBNP正常者仅5例,均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考虑是否与心力衰竭晚期心肌细胞失去张力或至BNP分泌功能衰竭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研究证实BNP在鉴别心衰时其敏感性超过90%,特异性达80%至90%,但BNP和NT-proBNP 升高也见于一些非心血管疾病,如贫血、败血症、烧伤、卒中和肾功能异常,休克等,故须结合临床分析。
综上分析,BNP及NT-proBNP水平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增高,是评价心脏异常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水平可以反应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义明, 张瑞霞, 李玢, 等.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 N 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其它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1): 74-76.
[2] 杨跃进, 赵雪燕, 毛懿, 等. B 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和瓣膜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009): 815-816.
[3] Sudoh T, Kangwa K, Mihamino N, et al.A new natriuketic peptide in human brain[J].Nature,1988,322(5):78-81.
[4] 房光萃, 沈晓丽, 郑燕苹, 等. 血浆 B 型脑钠肽与射血分数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7): 821-823.
[5] Hall C. Essential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of(NT-pro)BNP [J]. EurJHeartFail, 2004,6(3),257-260.
[6] 张平安, 魏新素, 吴刚, 等.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6): 70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