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吴涵 田昊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最主要是通过教学互动。教学互动这一复杂的人际活动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下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本研究主要选取了秧田型和矩型这两种形式考察教学互动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包括:主动性的不同,教师、学生的角色的不同,互动的路径不同。到底选取何种教学组织形式,要综合诸多因素考虑。
一、前言
教学互动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际活动。[1]教学互动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在平日的活动中,学生积累了生活的经验和建构了知识框架。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带着不同的经验和知识,通过与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传递、吸收新知识,不断同化、顺应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互动的方式越多元、互动的范围越是宽泛、互动的程度越是深层,对于学生的学习无疑更有益处。
教学互动存在于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教室的物理环境影响着教学互动的方式、范围和程度,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作用。
二、两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介绍及现有的相关研究
教学组织形式按照分类标准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别,这里主要研究的是教室中的课堂空间形式,主要是指学生及教师在课堂上的空间位置分布。本研究选取了现在课堂较为常见的两种课堂空间形式,分别为秧田型、矩型。秧田型为教师在教师前端,学生面向教师如秧苗一般挨个排布;矩型的形态为学生面对面围坐在矩型桌旁,一个教室大约有两至三排,教师在中间的位置。
因为秧田型的课堂空间形态在我国最为常见,所以对其的研究很多。秧田型的形态有利于集中教学,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容易导致教学过程的不平等。[2]在秧田型座位中的不同区域,受到的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也呈现差异。而其他课堂空间形态可能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秧田型和矩型这两种形态的课堂观察,分析两种形态下教学互动呈现哪些差异,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三、两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互动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两种不同课堂教学组合形式(秧田型、矩型)的教学互动进行观察,分析不同形态下师生、生生互动存在何种差异。同时运用问卷对教师与学生关于课堂互动的问题进行调查。
为了了解课堂上教学互动的现状,本研究选取了两所不同空间形态的中学的初一、初二两个年级部分班级的数学课堂进行了考察。
课堂教学是包含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复杂过程。为了方便分析研究,我们将课堂上教学互动主要分为教师讲述、教师提问和学生讨论三个部分。[4]
1. 秧田型课堂的教学互动。
(1)教学讲述。在传统秧田型的课堂上,教师的讲述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基本占据一半的课堂时间。在讲述期间,教师主要是针对教材进行解析和提问。在讲述过程中,教师会走下讲台,一来提醒开小差的同学,二来与同学拉近距离更多的交流互动。但次数均有限,大部分为5次左右,且在过道中停顿的位置多为前段和中段,很少走至后排学生的旁边。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通过重复提问或者眼神交流来确认学生是否领会知识点。重复提问较多用来确认后排的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和是否掌握知识,而眼神的关注则更多给予前排和中间的学生。在教师讲述过程中,学生都独立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中,几乎不互相交谈和讨论。
(2)教师提问。在课堂中,教师提问是师生主要的交流方式。我们分别从学生回答的主被动性、提问的范围、问题的类型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4]
如上表所显示,学生参与课堂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根据这点,将学生回答问题分为主动和被动。可以看到,在初一初二年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还是占多数的。教师的提问质量不仅影响这教学质量,也影响着师生交流的质量。在观察中发现,教师提出的问题主要分三类:第一类为重复性问题,即前面一位学生回答对了,教师再请一位同学重复其答案,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和是否理解内容;第二类为基本概念性问题,包括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在书本上可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第三类问题为思考延伸问题,这类问题书本没有现成答案,而是需要学生在所学基础上进行拓展思考。从观察中发现,教师的提问水平在不断提高,重复性和基本概念的问题控制在一定比例中,提出的更多是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的发展性问题。
在提问的范围中,教师尽量照顾到每个角落的学生,但精力有限,在前段和中间的学生受到关注较多,在教室最两边和后排的学生比较容易提问重复性问题。
在秧田型课堂中,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较多,鲜有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
(3)学生讨论。为了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吸收、激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课堂会组织两至三次的学生讨论。在规定的时间,教师提出特定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时学生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期间教师也会走进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这是一堂课中最为集中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
2. 矩型课堂的教学互动。
(1)教学讲述。相比秧田型,在矩型课堂中,教师讲述的部分较少。教师主要负责两方面的讲述:一是课堂刚开始时基本概念的理解;二是课堂结束时对内容的总结。在教师讲述了这节课所需的基本概念后,概念的拓展例题交由学生讲述。按照学习惯例,他们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道例题。在课前,小组同学就已经一起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并研究自己小组所分配到的例题。在课上每小组派出两名代表在讲台上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在一小组分享完后,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思路或者更好的方法可以立即上台提出。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2)教师提问。在矩型的课堂形态中,我们也从学生回答的主被动性、提问的范围、问题的类型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
在矩型形态的课堂中,学生绝大多数都主动积极地投入课堂当中。教师的提问更多是起引导作用,将学生的学习流程串联起来,并引导学生互相讨论。教师也很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鼓励,在有小组提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时,教师会组织全班同学一起鼓掌鼓励。
(3)学生讨论。矩型形态的学生讨论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在教师讲述中,学生允许小范围轻声的讨论。在学生讲述例题的过程中,就类似于集体分享讨论的过程。在但教师仍有指定讨论的时间。在这时间段,每个学习小组大约6~8人进行讨论。
3. 秧田型和矩型两种形态的教学互动的比较。
(1)教学互动的主动性的不同。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一个课堂互动交流的最直观的指标。通过对两个形态下的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了学生上课主动回答的情况,结果如下表:
可以从上表看出,秧田形态下的学生更多地表现为偶尔主动回答问题,而矩型形态下的学生更多表现为较积极地回答问题。说明矩型形态下的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的讨论。为了克服秧田形态下前后段学生受到的教师关注不平等的状况,在我所观察的矩型空间形态的课堂中,在教室前后各设置了一块黑板,一半的时间教师在教室的前端上课,另一半时间在教室的后端上课,这种做法实际上消除了座位的前后排之说,平均了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使原本坐在后面的学生更投入于学习中。除了在课上的主动性不同,课前投入的精力也不同。秧田型的同学在课堂是更多是被动的接受,等待教师教授新的知识;而矩型下的学生为了能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分享,在课前他们必须进行充分的预習。
(2)教学互动中教师、学生的角色的不同。在秧田型中,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像是合唱中的“指挥家”,引领着学生的思路、互动的进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一对一的师生互动或者小组讨论,主要担当配合的角色。国外学者艾雪黎将这种教师掌控学生配合的模式称为教师中心式。而在矩型形态下,教师更像是讨论互动的“旁观者”。学生自己对课堂内容进行讲解,其他同学提出更好的方法,而教师只是负责在旁引导,在学生困惑的时候适时伸出援手,在学生讨论偏离方向的时候将其拉回。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者。艾雪黎将这种教师学生均为主体的模式称之为学生中心式。[5]
(3)教学互动的路径不同。秧田形态下,学生是以独立的个体参与课堂学习中的。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直接互动的对象主要为教师、同桌,小组讨论时可以与前后桌的同学讨论。而矩型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可以与教师、同小组的学生讨论外,也可与其他小组交流互动。例如,在一小组讲解了自己的例题方法后,另一小组补充更好的办法。两种形态下学生的主要交流路径如下图:
每种空间形态下的教学互动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秧田型是我国主流的空间形态,虽然很多人对它僵化的模式和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提出批评,但在现阶段班级人数平均为50人的现状下,这一种模式无疑更能有序地组织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能较为有效地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对学习能力较弱或者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教师也能迅速地把握并提醒。在矩型中,虽然互动交流的模式更多样化、方向更为发散,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在课堂中,大部分同学有学习主人翁的意识,是主动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的。但在班级中,也会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意志力不那么强。在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时,他们并未完全集中注意力,而是在做其他事情。此时老师在专注于学习的讨论中,很难注意到他们。长此以往,更容易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同时,怎样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得到启发,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新手教师很难一开始就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怎样才能使教学互动达到有序、热烈、广泛、有效?没有哪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十全十美。这需要我们综合班级的大小、教师的能力、授课的内容等诸多因素,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注释:
[1]韩琴等.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2]陈广慧.论秧田型座位安排[J],现代教育论丛,2011,(9).
[3]袁军,谢里一.关于环型排列座位促进学生主动发言的研究[J],上海教育研究,1997,(12).
[4]曾莉.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5]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