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刚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难问題原因、概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及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详尽探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问题;以期对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的科学开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实训 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
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政策的提出与实施,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势头。一方面是社会上企业面临着大量高水平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众多企业感叹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不断增加的计算机专业人学生规模,众多高校毕业生在感叹就业难;可谓处于两难境地。已有调查发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难的原因不是数量多、质量差、市场容纳不下,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目标之间存在偏差,相对来说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或能力是很高的,但是社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对所从事职业有所了解、初步具备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这恰恰是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过于重理论、轻实践,重模块化发展、轻综合化发展,重技能操作、轻素质培养。对于社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有必要发挥其“实践、实训”优势,率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方面做出转变,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构建、完善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体系,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化、合理化。笔者欲结合所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的实际情况,探讨构建符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特点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及其基本功能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是目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计算机人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其对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良好职业习惯与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直接关系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实践教学效果,关系到所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配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实训教学提供平台、环境;(2)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类似于企业的或者与日后工作环境相似的学习环境;(3)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旨在实现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完善融合;(4)对外承担专业的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高校学生、社会人员等的专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似的实训环境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让企业人员多参与其中,利用他们熟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优势、经验来指导实训软硬件配置,建立与企业实际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相似的实训环境;可以考虑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训按照企业的八小时工作管理制度开展进行;学生实训的过程其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转变为具体的企业准员工,实训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企业项目经理”等,按照实际的企业管理制度考勤、考核。
(二)保证实训内容源于企业真实工程项目内容
高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内容设计,多是教学设计“案例”本身,而非真实案例,这就造成实训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实训目标内容深度不够。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在设计计算机专业实训内容时多多参照企业实际的、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了保证企业工程项目更好的适用于实训教学,可以先将其以教学的形式分解序化再应用于具体实训,甚至是不经过任何修改将完整的工程项目作为实训内容用于实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实体会到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熟悉未来所从事行业、企业的生产标准、工作规范,积累真正的“工作经验”。
(三)使用“行业标准”管理与评价实训过程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管理普遍较为松散,缺乏一套有效的、现代化的实训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与管理水平,一方面要依靠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与教学水平,一方面也要依赖于学生的自觉与悟性高低;但如果组织与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管理与评价,有必要与实际的企业管理与评价结合起来,可以尝试用企业使用的行业标准来管理、评价学生,让学生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方式完成项任务,用企业使用的“行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也使用同样使用“行业标准”来要求学生、指导学生实训。
(四)利用“双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高职教育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为主要目标,除了普遍的要求在校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外,还要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即职业教育通常所说的“双证”。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职业技能、良好职业习惯、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依照国家现行的职业分类标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有选择性的将职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课程教学体系之中,特别是融入到实训课程教学当中,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学生不但获得了学历、学位证书,更顺利获得了即使多年工作经历人员都不容易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增强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将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与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为落实学生“双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供强有力保障。
(五)双师型教师是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离不开实训教师的参与,科学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要求实训教师不但要具备与实训相关的技能,更要具备与实训不相关的技能,即所谓的一专多能“双师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大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师或者企业工作人员的引进力度,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中来;另一方面则要求学校现有实训教师积极的深入企业一线实践挂职锻炼,更多的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开发,旨在积极经验更好的指导实训教学。
三、结束语
构建符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特点的教学体系是一项相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高职院校更多的借鉴国内外同类、不同类高校的先进经验,并与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不断的研究、探索、实践与完善,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体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培养更多的、更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玉峰.计算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J].职业技术,2014,(04).
[2]桑玉民.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要素及对策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3,(04).
[3]赵敬梅,郝桂英,刘凤.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4).
[4]许士群,张国志.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