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洪
摘要:从课程的实习性出发,以《数控机床》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职中专业课程实用性教学法的策略和过程,为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了参考案例。
关键词:职中专业课实用性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薄,其中以机电类班级学生为甚。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怕理论而重实践的特点,扬长避短开展教学活动,是一项值得研究与实践的活动。近年来,我校在职中课堂教学中推行“课堂五有”(教学有目标,内容有实用性,有活动,有表扬,有反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的实用性是最关键的内容之一。以《数控机床》为例,实用性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从制定任务计划、选择安装电路、采购元件、元件检测、电路工作原理解析、PCB板设计、元件焊接、电路检测、整机技术指标测量和评价等步骤,通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的厌学现象得到较大的绥解。
一、内容的实用性,首先要体现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电类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较多,如学到单相交流电路时,我就将内容联系到家庭用电安全和环保节电上来。针对家庭用电器设备不断增加,回家离家时开关不便的特点,我提出是否可以实现这样一种功能:离家时只要按一个开关就能方便统一关闭所有用电器的电源,而回家时只要按一个开关就能方便地给所有用电器供电,这样既能保保证用电安全又能有效节省能源。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的课非常好讲,效果自然提高了,一个月以后,学生就做出了达到要求的产品,后来经过性能测试,电路实际运行2个月,可靠性达到100%并且获得中山市中学生科技发明三等奖。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在实用性上下足功春,学生通过实际电路的制作,大大增强了对电类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专业课学习的自信心。
职中专业课难度较大,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操作课程,只有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才能从整体上缓解学生的厌学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考虑到各门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间的相互配合,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优化考虑,克服由于各课程间的系统性、各实践教学环节间独立性所造成的内容重叠和脱节。根据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数控机床》课程教学中,我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层次进行。
一是面向全体的基础知识和基体技能训练。主要通过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训,训练学生识别选用元器件、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测试简单电路、掌握焊接装配工艺等技能。课程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测试电子电路和使用电子仪器的能力。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測试和对各种电路性能指标测量,巩固学生所学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学会正确使用仪器和科学地测量电路方法。为后续实训环节打下基础。电子工艺实训,目的是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通过元器件检测、筛选、焊接装配、制作印制电路板、电路调试、故障排除等环节,系统地进行生产一线实践工作的训练。既学会生产一线所需基本技能,又培养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是分单元分项目进行专项训练。就是对某一课程进行专项实训,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一些专项技能,积累一些实际电路知识和工程知识。通过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电路等为主的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制作安装、检测与调试,分阶段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并为后面的综合训练做好铺垫。使学生切实学会“识图、设计制作、焊接安装、测量、查资料、写文档”,
为今后从事生产、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三是功能电路的设计,既完成一个独立的教学项目。在分单元模块训练的基础上,将模块电路综合成某种系统电路,即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电路等结合起来,能根据所需实现功能,运用EDA软件分析、设计相应原理电路及印制电路板,并进行制作安装、综合调测。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制作电路板、安装调试、撰写报告等环节,系统地进行电子电路工程实践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有效地应用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三、实用性教学,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学习的主动性
被动学习是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督促下且不情愿地去学习,而自主学习则是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动力。对于部分职中生来说,由于“负能量”积累日益增加,它们的学习兴趣降至低点,甚至把学习视为敌人,拒绝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针对这些情况,在讲课时需要想方设法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果能得到落实和,学生才能掌握得快,且总想着明天学些什么。没有了压迫,他们自然也得心应手,由厌烦学习变成乐于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实用性是否改造成功,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通过教学内容实用性的有效选择和运用,结合项目教学等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踏实的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适应企业的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梅海洋.实用教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