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烨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急救措施。方法:将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急诊抢救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咳嗽、喘息及肺部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0.0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救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028-0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它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而且有许多炎症细胞浸润。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常规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抗感染、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1]。患者病情突然急性发作,病情危重,并发呼吸衰竭,本实验探讨急诊抢救措施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10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80例进行该项研究,均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8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2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8.6±13.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为(2.5±2.7)年;治疗组4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6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7.7±12.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为(2.8±2.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GINA哮喘指南中重症哮喘的诊断标准:(1)患者突发性猝然死亡;(2)动脉血气分析患者存在高碳酸血症和(或)呼吸性酸中毒;(3)病情严重需要借助机械辅助通气治疗:(4)患者出现呼吸骤停。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如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常规补液,化痰止咳,吸氧及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患者予以急诊救治治疗,主要措施包括常规治疗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选择同步间歇指令(SIMV)的辅助呼吸治疗,以每分钟12~20次的频率进行呼吸治療。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咳嗽、喘息等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疗效标准判定,经过7天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动脉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肺部喘鸣音完全消失,则为显效;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肺部喘鸣音较治疗前明显减弱,则为有效;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没有改善,甚至恶化,肺部喘鸣音较治疗前没有变化,则称之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率进行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具体情况见表1。治疗组患者咳嗽、喘息及肺部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X±s,d)
组别 例数(例) 咳嗽 喘息 肺部体征 住院时间治疗组 40 4.55±1.04 3.24±1.02 5.35±1.17 5.75±1.45对照组 40 5.75±1.45 4.85±0.94 7.88±2.03 7.95±2.12T值 5.5380 4.7610 6.1170 5.8350P值 <0.05 <0.05 <0.05 <0.05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具体情况见表2。治疗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0.00%,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380,P<0.05)。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例) 显效 有效 无效治疗组 40 28(70.00) 9(22.50) 3(7.5)对照组 40 12(30.0) 12(30.00) 16(40.00)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主要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及胸闷等,大多数患者在夜间或者清晨诱发[2]。支气管哮喘属于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包括患者易感性等。目前临床上对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治疗措施,临床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的危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比如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呼吸兴奋剂、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及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是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3, 4]。随着对该类疾病认识的逐渐加深,临床上最常用的急诊抢救措施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取得很好地临床效果。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气道痉挛或者生命垂危的患者可最大程度上争取抢救时间,有利于增大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机会[5]。机械辅助通气属于急诊常规辅助性治疗措施,把握好撤机的最佳时机,全面正确的评估患者的肺部及肺外情况,最大程度恢复患者脏器的生理功能,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6]。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急诊抢救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住院时间、症状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而且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急诊抢救措施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很好地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抢救措施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大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石佳泉,徐招柱,饶广浩,等.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例临床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 2013, 19(20): 81-82.
[2] 杜开颐. 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15): 2013-2014.
[3] 全健煜. 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 19(7): 242-243.
[4] 王宇. BiPAP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8): 41-42.
[5] 杨邦好. 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0(1): 99-100.
[6] 倪伟,薛建中,高顺忠,等. 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治疗危重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13(12):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