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渭超+胡光+张鹏+阿尔泰+徐少华
【摘要】 目的 探究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以及体会, 以供参考。方法 11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救治, 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救治方法进行救治。探究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救治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6.36%(53/55), 感染率为0, 死亡率为3.64%(2/55), 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0.00%(33/55), 感染率为21.82%(12/55), 死亡率为18.18%(10/55),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包括腹部多脏器损伤、出血性休克、术后并发腹腔感染。观察组腹部多脏器损伤0例、出血性休克死亡1例(1.82%)、术后并发腹腔感染死亡1例(1.82%);对照组腹部多脏器损伤2例(3.64%)、出血性休克死亡5例(9.09%)、术后腹腔感染死亡3例(5.45%)。结论 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心得;体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100
腹部闭合性损伤主要是临床上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腹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 患有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若病情严重且治疗不恰当, 很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死亡危险。因此, 需要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实施恰当的急诊救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2014年10月~2016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实施不同方法进行救治, 探究治疗效果的差异性,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10例, 通过动态化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女比为31:24, 年龄21~56岁, 平均年龄(35.41±6.87)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女比为30:25, 年龄22~57岁, 平均年龄(36.07±6.98)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救治。采用常规救治, 稳定患者病情, 对部分大出血患者进行止血作用, 之后给予氧气吸入, 再进行有效治疗。
1. 2. 2 观察组 采用急诊救治方法进行救治, 当患者出现腹部闭合性损伤时, 工作人员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并给予氧气吸入治疗, 对于部分堵塞引起缺氧的患者, 工作人员需要立即通过清除分泌物以及血液从而缓解患者的缺氧状态[2], 之后进行气管插管, 实施适当的急救措施。在急救的过程中, 还需要严密的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 之后将其记录在案, 等到达医院后, 根据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适当的治疗, 同时,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①需要在手术治疗前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出现腹腔内脏器损伤, 之后进行判断脏器损伤部位, 进行治疗;②患者进行急救时, 判断是否出现休克现象。然后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适当的输液输血干预, 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 从而为手术治疗奠定一定的基础。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救治后的治愈、感染、死亡情况, 并分析死亡原因。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6.36%(53/55), 感染率为0, 死亡率为3.64%(2/55), 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0.00%(33/55), 感染率为21.82%(12/55), 死亡率为18.18%(10/55),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3 讨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主要是指患者腹部受到外伤之后腹壁完整但是腹腔内脏器出现比较严重的外伤, 其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急症[4], 死亡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 进行恰当的急救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11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经不同方法救治后治疗效果的差异性。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救治方法, 其治愈率较高, 占总例数的96.36%(53/55), 死亡率较低, 占总例数的3.64%(2/55),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方法, 其治愈率为60.00%(33/55), 感染率为21.82%(12/55), 死亡率较高, 占总例数的18.18%(10/5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 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包括腹部多脏器损伤、出血性休克、术后并发腹腔感染, 其中观察组腹部多脏器损伤0例、出血性休克死亡1例(1.82%)、术后并发腹腔感染死亡1例(1.82%);对照组分别为2例(3.64%)、5例(9.09%)、3例(5.45%)。表明在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实施急救治疗后,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由于部分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 还会呈现出隐匿的状态, 因此, 当患者的病情突然出现变化时, 在较短的时间内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遭受到威胁, 所以, 在针对此类患者时, 需要进行有效的急救治疗, 在急救过程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6], 并在进入手术室前, 需要尽快确定患者的内脏损伤情况, 从而给之后的手术治疗奠定一定的基础,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死亡的几率。另外, 在此次研究中可以体会到在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同时, 需要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一定的监测[7], 还需要适当的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治疗, 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 让患者能够等到医院进行手术室救治。同时, 在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急救的同时, 需要确定患者自身脏器是否存在损伤、是否出现大出血现象, 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关资料曾经表明[8], 在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 需要快速的掌握患者具体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 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当患者出现休克状况时, 需要进行适当的抗休克治疗, 在转运期间需要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 还需要进行控制性液体复苏。对于脏器受到损伤的患者, 应该立即进行剖腹探查, 观察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腔部位,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唐冰之[9]学者曾经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急救体会研究中表明, 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急诊急救,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急救措施, 稳定患者病情, 降低死亡率, 其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 因此本文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 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应梅.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及护理.现代养生B, 2014(6):109.
[2] 张杰雄, 李崇虹, 黄万仁, 等.腹部闭合性损伤规范化急诊救治69例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6):664-666.
[3] 周胜前.腹部闭合性损伤4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5):86-87.
[4] 邝世英.多发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31):93-94.
[5] 俞大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8):39-40.
[6] 王晓静.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217.
[7] 李怀策, 兰长利, 陈建东, 等.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在急诊胸腹部外伤中的应用.宁夏医学杂志, 2012, 34(6):546-548.
[8] 程明, 王上忠.幼儿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3):63-64.
[9] 唐冰之.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急救体会.医学信息, 2011, 24(3): 1719-1720.
[收稿日期: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