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带动学生听、说、写水平,使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一、以诵读促教学
朗读不是有着一副好嗓音、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就能打动人心的,这需要读者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感悟文章背后的情感,才能读出其中滋味;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1.范读——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虽然当今不乏朗读录音,朗读视频,但我们听到的只是抑扬顿挫的音调,而看不到朗读者丰富的表隋和动作。所以,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教师要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这就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朗读水平,老师富有表情的朗读多了,学生才会读出丰富的情感,老师也才能正确地指导、点拨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被他们模仿得淋漓尽致。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2.美读——用自己的声音感动自己。美读,即表情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如,在教学((矛大天的雨》时,指导“飘啊飘啊”“扇啊扇啊”我也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放慢了语调,作出了“飘”“扇”的动作。再看孩子们,他们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随着文章的变化而变化,仿佛真的有树叶在空中慢慢飘动,将听者带入那秋的意境,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达到了忘教者忘我者的境界。特别是古诗词的朗读,学生极易读成快板式朗读,虽节奏感强,但无内涵,更无法走进诗的意境中。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先带学生走近诗人,了解背景,再入诗境,模拟作者,摇头晃脑,自吟自醉,仿佛自己穿越回那久远的时代,挥毫泼墨,创造出千古流传的名词佳句,这样学生先被自己的朗读感动着,才会感动听者。
3.引读——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引”——让人感觉是“水到渠成”、“珠联璧合”。这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师生合作默契。引读中教师只起到引的作用,而引出的恰恰是重点部分,教师的引要巧妙,可以是说前句,引后句;也可以是拓展课文,引文章重点句,这样给学生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起来更是入情入境。如,在教学《母鸡》时,讲述母鸡那没完没了的令人心烦的嘎嘎乱叫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引读:
“当我静下心来,想要安心读书时,听吧——(学生读文中内容)”
“当我感到累了,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听吧——(学生再读文中内容)”
教师这样的引读,将母鸡的讨厌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教师富于情境的“引”中,学生也仿佛置身其中,给学生的读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4.配乐朗读——用旋律创设美好的意境。我们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而教师便是艺术家。在艺术的殿堂里,既得当编剧,又得当导演,还得懂音乐,甚至会舞蹈。小学课本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如优美的歌词,需要教师用艺术家的眼光为其谱曲配乐。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创设一种氛围,营造一种情境,能使学生逐渐进入角色,在乐曲的渲染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愉悦了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及朗读的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在教学《秋天的雨》时,配以“秋日私语”勾画出一幅优美、恬静的秋日画面,给人以一种愉悦的感觉。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自然感受到了秋天的美,理解课文内容已水到渠成,达到以读促讲的目的。
然而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老师也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读法,不可用一己之见僵化了学生的个性朗读。
二、以活动促朗读
学生朗诵能力的培养,不是语文课堂的专利。而应渗透在各个有声的角落里。培养学生平时说话注意平翘舌的区分,与人交谈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特别是学校或班级开展各种活动时,离不开声情并茂的小主持人的参与。每周的班队活动,正是锻炼学生朗诵能力,展现学生朗读风采的时刻。还有课前五分钟演讲、校内外的讲故事比赛、平时的古诗诵读……无不是点点滴滴教学中教师阶段成果的展现。我十分重视学生的每一项活动,我知道这是难得的锻炼学生的好机会,有时为了读好一名话,我会和孩子一起读上十多遍。每逢学校的演讲比赛,我都会和孩子们共同观看演讲实况录相,让学生感受演讲的氛围,演讲者的神态、动作及诵读的语调等。每一次活动都是对学生的历练,朗诵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参加比赛的学生真正读有所获。而观者也会耳濡目染,无形中受到熏陶。
三、以评价促朗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评价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剂良药。记得小时候,我的朗读只是达到正确流利,从来都是不温不火,只是老师的一句话,
“你的嗓音真好!”这句与朗读似乎毫無关系的话,使我喜欢上了朗读。
同样,在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朗读水平不是很高,朗读时就没有自信,这样读出来的文章犹如一杯温水,无滋无味,不爽口。这时,作为老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刺激学生的兴奋点,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留心发现他们朗读中每一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夸奖鼓励,如“你这一句读得很有感情”,“这一句读得很美,让老师感觉置身其中”,“这一段读出了鹅的滑稽可笑”,“这一次读得很响亮”……当学生听到老师的表扬时心里高兴,自信心油然而生,下次就有主动举手朗读的欲望了。读得特别好的同学,老师甚至说“太好了!老师都被你读的美景陶醉了!”同时给以掌声。这样同学们便会爱上朗读,对朗读更是兴味盎然了,下次想不让他举手来读都难了!
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恒心,配以科学的训练方法,适时的评价激励。这样,学生朗读才会越来越精彩,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永远会充满琅琅的书声。